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王金凤:“兔王”和她的富民梦



王金凤在养殖户家中查看兔子养殖情形。钟建芬摄

  文成县的生态环境,适宜食草动物的养殖。然而,无论养羊、养牛、养兔,历来都是小规模的。究其原因很简单,销售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政府倡导的养殖致富,始终激发不了百姓的热情。

  但这几年,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解决这个问题的“秘诀”,说起来并不复杂,因为有一家企业依靠特色,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支撑着当地养殖业的兴旺。

  独特产业的市场前景

  这个企业叫“浙江双凤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金凤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可以消纳该县所有农民养殖的兔子。而据该县有关部门的统计,文成县目前兔子的存栏数,已经从2002年的36万头递增到了目前的168万头。

  王金凤在创办“双凤”之前,在创业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老家办起一家猪肉加工厂。2002年,文成县金炉乡的兔业悄然崛起,但养殖户很快就遭遇了销路难题。乡干部为了寻求肉兔的销售渠道,问王金凤,企业既然能加工猪肉,是否也可以加工兔肉?这一问,正好给王金凤提个醒。于是,她立即着手调查兔业资源和兔产品市场。

  古人云:“百兽莫如兔,百鸟莫如鸪”。这说明兔肉作为保健肉类,其消费潜力非常巨大。而文成山区养殖兔子的草料不成问题,加上政府扶持,兔子资源可以得到保障。尽管这些条件已经具备,但要在兔肉上做好文章,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并非易事。企业刚刚起步阶段,王金凤就实施了借脑创新,将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农科院、浙江省轻工食品研究所等科技院所的教授、专家、高级工程师聘为技术顾问。他们负责有机兔肉松、兔肉儿童营养粉的研发以及兔子副产品的研发。终于,在专家帮扶下,企业对兔子的利用率达95%以上。而兔子所具有的独特性,让企业订单接踵而至,一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拥有产业特色优势的创业路,使“双凤”步入正轨。兔产品也很快从原来单一的兔肉松,发展到9大系列。

  企业发展的“皮毛”理论

  文成地处山区,山地广阔,饲草丰富,气候温和,所以农民素有养兔的历史习惯。但王金凤创办企业之后却感觉到,户养量少而分散,不利于产业化生产。为了确保原料的稳定性,她先后在全县建立了6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并通过省级专家审核验收组的验收。由于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全县33个乡镇133个欠发达边远农村的3.1万农户,都养上了兔子。

  王金凤告诉记者,没有公司的发展,就不会给养殖户带来积极性,反过来,没有养殖户的支撑,公司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会受到限制,两者间是“双赢”关系。正是有着这样的理念,“双凤”在近几年,不断把对养殖户的培育作为公司谋求长远发展的重点。

  公司推行保护价,但这些年的收购价格基本上随行就市。高出保护价的,以市场价为基准,低于保护价的,以保护价为底线。如今年公司的收购价格,就每公斤达到了20元,比原定每公斤16元的保护价高出不少;为了确保养殖户的利益,公司不时更新兔子的品种,为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采取了种兔“以斤换斤”的办法,虽然公司为此倒贴了不少市场差价,但王金凤以为,农民积极性上去后,公司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今,公司还采取了上门收购的办法,以此减轻养殖户的运输费用,这样的多管齐下,养殖户终于在兔子的养殖中尝到了甜头,如今,兔业总产值已经占文成县畜牧业总产值的49.18%,占农业总产值的11.7%。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在5800万元以上,其中养兔户户均增收1841.27元。

  今后产业的资源依托

  老百姓搞养殖有三怕:一怕技术不到位;二怕毛病治不好;三怕市场打不开。

  面对这些担忧,王金凤把示范基地建成了技术指导站,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对于兔子毛病的防治,公司也采取了统一的专业技术帮扶。同时,她还积极开展农企合作,于2004年5月创办了文成县双凤兔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肉兔养殖户为对象,促进了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发展。

  有了巨大的养殖户作为后盾,“双凤”公司的发展也如日中天,今年前10个月,公司就实现产值4386万元。面对今后,王金凤碰到的难题是,市场能否长期保障企业产品的供给?企业和养殖户之间,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企业对于外来技术的依赖,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兔肉 猪肉 气候 转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