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提高丝羽乌鸡种蛋孵化率技术措施


    丝羽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食补和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很高。但其生产性能低下,孵化率低,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现就如何提高丝羽乌鸡种蛋孵化率作一论述。

1 加强种鸡管理,提高种蛋受精率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反映种蛋孵化率的高低,同时也反映种鸡场饲养管理水平,因为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同样也影响种蛋孵化率。
    1.1 合理饲养,满足种鸡营养需要
    喂给种鸡的饲料必须是营养全面的全价料,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种鸡易患营养代谢疾病,从而影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1.2 加强管理,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高产种鸡要求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相对比较干燥。要坚决做好疾病防治,尤其是支原体病、鸡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1.3 选择优良种公鸡,公母比例要适当
    种公鸡的选择标准是健康无病、体型匀称、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啼声长而哄亮、性活动力强、精液品质良好。采用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8;采用人工授精,每隔4天一次,最长不超过5天,及时淘汰对交配有不良影响、有损征或缺陷的以及丧失配种能力的公鸡并及时补充新公鸡。

2 选择合格种蛋,提供保存种蛋的适宜条件
    2.1 种蛋选择
    种蛋品质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种蛋应来源于健康、无污染的种鸡群。患病鸡不能作种用,刚开产鸡和快淘汰鸡不宜收集种蛋,丝羽乌鸡适宜收集种蛋的时间是28~65周龄。钢皮蛋、砂皮蛋、薄皮蛋、畸形蛋、脏皮蛋、破蛋、裂纹蛋、太大或太小蛋都不宜用作种蛋,种蛋蛋重要求35~45g之间,蛋形指数(蛋的纵轴与横轴之比)在1.30~1.35之间。
    2.2 种蛋保存
    种蛋每天收集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收集好种蛋立即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14g高锰酸钾+28ml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分钟,然后入种蛋库保存。保存温度10~18℃,以13~15℃最好。湿度60%~70%。种蛋大头向上放置,时间不超过5天。若保存时间超过5天,应小头向上放置。保存时间超过10天,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此外,种蛋库要注意适当通风。
    2.3 种蛋入孵前管理
    种蛋入孵前应在孵化室预热12~24小时,这样一来可使种蛋逐渐恢复到室温,蒸发掉种蛋表面水分,有利于提高孵化率。种蛋入孵前在孵化机内进行第二次消毒,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14g高锰酸钾+28ml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分钟,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要注意入孵24~96小时的种蛋不能消毒,这时的胚蛋对消毒异常敏感。

3 加强孵化管理,提高种蛋孵化率
    一般用于蛋用型鸡孵化的孵化器都可用于乌鸡孵化。不管使用何种形式、型号的孵化器都须了解和掌握乌鸡胚胎发育所需的必要条件和管理措施。
    3.1 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是影响孵化率最重要的因素。乌鸡种蛋较小,所需孵化温度略低,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在38.2~39℃之间。通常有变温孵化和恒温孵化两种,施温方案详见表1。孵化温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看胎施温,即根据胚胎发育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孵化温度。
    3.2 湿度
    湿度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条件之一,湿度过高,雏鸡出壳迟缓,绒毛粘着蛋液,腹部膨大,体质虚弱;湿度过低,雏鸡出壳早,干瘦弱小,有时和蛋壳粘连。孵化器适宜相对湿度:1~7天,应保持在55%~60%;8~18天,应保持在50%~55%;19~21天,应保持在60%~70%。孵化室内适宜相对湿度应为 50%~60%。
    3.3 通风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通风是否良好,直接影响胚胎发育效果。一般来说,种蛋孵化到1~5天,全部关闭进出风口;5~17天,打开1/2进出风口;18天以后,可打开全部进出风口。在保持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通风。
    3.4 翻蛋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每两小时翻蛋一次即可,前后角度为90°,目的是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尤其是孵化第1周翻蛋最重要。
    3.5 凉蛋
    乌鸡种蛋较小,所含脂肪低,孵化后期产生热量较少,凉蛋时间相对晚些。从18天开始,每天凉蛋一次,直至出雏完毕。方法是关闭给温,风扇正常运转,每次30~60分钟,将孵化机内温度降至3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公鸡 立方米 鸡白痢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