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黑鳃病的防治


   黑鳃病是斑节对虾养成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出现在养殖中后期,患病虾体鳃部堵塞或靡烂,影响鳃丝组织的正常功能,使氧气交换量受阻,虽然不会引起死亡,但可导致摄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饵料系数升高,严重时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诱发黑鳃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多种原因和诱发途径,不同原因引起的黑鳃病其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正确判断发病原因是防治黑鳃病的关键,以下试就实际生产中检测的几种典型病例的成因、危害程度及防治方法提出几点意见:

  一、细菌性黑鳃

  1.症状 鳃丝发黑靡烂或外翻,部分病虾还伴有断须、断肢或尾扇撕裂现象,显微镜下检查,在鳃丝病灶部位可清楚看见大量活动弧菌或网状菌体结构。

  2.流行及危害 一般出现在养殖中期,为慢性感染,发病虾池多溶氧不足、池底分解不完全、有大量细菌滋生,全池发病比例不大,病虾多为中等个体,患病虾体一般不会死亡。

  3.发病原因 池底太脏,底部溶氧不足使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底质受到破坏而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虾体鳃部感染细菌后开始变黑,当细菌过度繁殖鳃丝便发暗靡烂。

  4.防治方法 预防以增加池塘溶氧量及加强池底集污效果,并保持适当的换水量为主;治疗以水体消毒为主,可用二氧化氯1ppm~1.5ppm或季胺盐0.5ppm~1.0ppm或漂粉0.5ppm~1.0ppm全池泼洒,发病严重的虾池可在三天后再施用一次,并辅以抗菌素拌饵投喂一周,用量为土考霉素5克/千克料或氯霉素3克/千克料。

  二、功能性黑鳃

  1.症状 患病虾体为体质较弱的中小虾,患病前期为鳃部有明显的藻类或其他的有机物沉积,随着沉积物的增加鳃部颜色逐步加深呈灰黑色,同时伴有肌肉松软现象,最终因脱壳困难而死亡。

  2.流行及危害 无明显的发病期,可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出现,为慢性感染,发病比例不大,为个别现象,黑鳃为表相,体质衰弱而死为主要原因。

  3.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苗种质量不良,或前期养殖不当造成患病虾体体质衰弱,各项生理功能降低,包括脱壳困难及鳃部自净能力减弱。在藻类稍浓或水体有机物偏高时,即在鳃部出现沉积物导致黑鳃,使呼吸受阻,加剧各项生理功能衰竭,最终因脱壳期不能正常脱壳而死亡,影响成活率。

  4.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以选择优质苗种及加强前期管理,增强体质为主。在发现斑节对虾体质较弱时,应及时改善养殖环境并加强营养,如适当投喂活饵料。治疗上因本病黑鳃只是表象,一般没有针对黑鳃现象进行特别治疗,而是把它作为判断池虾体质情况的一项指标。应特别提出的是发现该病后一般表明池虾体质较弱,养殖上应以加强营养增加体质为主。而不要采取治疗黑鳃病的一些过激措施如大量换水及用药,以免诱发其他病害。

  三、环境性黑鳃

  1.病状 发病初期病虾鳃部为灰白色,2天~3天颜色逐步加深呈灰黑色,随着病情加重,部分较大个体病虾出现鳃部水肿现象,停食漂浮,停靠岸边,甚至出现死亡。

  2.流行及危害 多出现在养殖中后期水质过浓的池塘,特别是低温季节。为急性感染,2天~3天内可导致全池虾发病,3天~5天后,较大个体病虾先出现死亡。此时可在岸边及观察网内看到死虾,一般发病后死亡率为10~30%,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死亡率可达50%以上。

  3.发病原因 池塘放养密度偏高,池底粪便、残饵及其他有机物积累较多,底部长期处于溶氧不足状态,使池底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不彻底,氨、氮及硫化氢含量较高,池底属弥散型,潜水可见底层水有大量烟雾状悬浮物,当水温降低或由其他原因引起虾群长期在底层水活动,受氨、氮及硫化氢的毒性的协同作用下导致水肿,最终出现死亡。

  4.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应保持适中的放养密度,避免残饵过,并适当增加底部溶氧,在养殖中后期加强换水,一旦发病,有效的缓解方法是连续大量换水3天~5天,日换水量为全池的1/5~1/3,可同时使用消毒剂如二氧化氯1ppm或漂白精0.5ppm防止细菌侵袭,一般可治愈,但如在秋冬季节发病,一旦治愈或病情缓解后应马上收虾。因此时黑鳃病危害虽已过去,但整体体质已降低,并受到严重刺激,很容易诱发白斑病,最后引起大量死亡。

  四、混合性黑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脱壳 处理 藻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