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要点


    每年夏天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池内对虾养殖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而致的缺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尤其在台风、暴雨时候,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并伴随着泛塘,引起养殖对虾大批死亡;红体病、白斑病和红腿病等疾病高发,其中水环境的突变,容易对虾应急反应,导致产生红体病的情况比较常见。根据以上高温水质特点,为确保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顺利度过难关,获得高产丰产,结合3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资料积累,提出以下高温季节养殖管理要点。

    1 适时换水,科学增氧

    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水质变化,适时适量换注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适当提高水位,尽量保持在1.5m以上,使中下层水温仍能保持在32℃以内。一般虾场的日换水量为池水的8%~10%,如提高到20%,对虾生长速度则明显提高;日换水量提高到30%,对虾在盛夏出现的生长低谷基本消失。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m~2m,高温期要保持2.2m以上。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d换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要进行机械排灌,最好使换水量在30%~50%之间,达到了降低水温的目的。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病毒的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用80目网片滤水。

    到了夏季,由于水温高,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现象,导致虾塘缺氧,针对高温期池塘水体的这个特点,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避免形成氧债。由于天气多变,每天要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水、开机增氧或抛洒颗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虾。有条件的池塘在安装增氧机基础上,可使用纳米管底层充氧机,未装增氧机的池塘,可使用水泵搅动-亡下层水体。高温期间通过对宁海长街等地养殖池塘水质的现场测定,大部分池塘氧跃层明显,池塘中底层的溶解氧低于4mg/L,有的只有1.5mg/L,长期处于低氧和缺氧状态,这是导致夏季白对虾养殖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疾病发生和浮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调节水质、改良底质

    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此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作用。到养殖中后期一般池塘水色发生变化,水色度深,主要是绿藻或硅藻繁殖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每10~15d全池泼洒2×10×E-6~3×10×E-6浓度的磷酸氢钙1次,20×10×E-6浓度的白云石粉1次,可以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一般每隔3~5d全池泼洒沸石粉1次,用量每亩10~15kg,晴天上午,溶解后泼洒;每隔7~10d,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目前,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EM原露、鱼虾生长素(CBS)、活水宝(芽孢杆菌)等,常用的底质改良剂有沸石粉、优得净或(1+1)底改净、颗粒氧等,光合细菌可与沸石粉一起使用,芽孢杆菌应在晴天上午使用,使用应同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但养殖的中后期曾出现过9.2的峰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对pH值较高(pH值:8.6~9.0)的池塘可使用"绿威"(复合多元有机酸盐,用量1×10×E-6~2×10×E-6浓度)、醋酸(1×10×E-6~2×10×E-6浓度)等全池泼洒,调节pH值;对pH值很高(pH值:大于9.0),同时透明度低,藻类密度高的池塘,先用"绿威"1×10×E-6~2×10×E-6浓度,2h后,再用复合高铁酸锶0.15×10×E-6~0.3×10×E-6浓度全池泼洒。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6~8kg。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应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间,对精养池和高密度高产养殖池,必要时需24h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mg/L,溶氧值波动大,预示水中有机质过多,要及时调节水色。所以,要购买水质快速测定仪,随时监控池水的pH值、溶氧量、氨氮等变化,保证养虾的万无一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检测 病毒 分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