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水质调控技术


    水质调控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中心环节,因此,养虾就是养水,养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贯穿到放苗量要合理、饲料质量勿劣质、投喂勿超量、换水量勿多、水色和透明度、池底塘面清洁度、水质理化因子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生长环境,水质调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一、良好水质的理化因子指标

    1.水色 黄绿色或茶褐色。

    2.透明度 30cm~45cm。

    3.水温 18℃~40℃,最适28℃~35℃。

    4.盐度 0~40‰,最适5‰~25‰,日变化不得超过5‰。在淡水中可养殖,但虾苗必须经过淡化。

    5.pH 7.4~9.0,最适8.2~8.6,日变化不超过0.5个单位。

    6.溶解氧 高位池5mg/L以上,普通池塘4mg/L以上。夜间生物呼吸作用使溶解氧下降,容易缺氧产生浮头现象。

    7.总氨态氮 <0.6mg/L(非离子浓度小于0.01mg/L)。

    8.硫化氢 <0.1mg/L。

    9.亚硝酸态氮 <0.1mg/L。

    10.化学耗氧量 <5mg/L。

    11.其它成分 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二、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1.选择潮流畅通、无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地方,提供优良水源。

    2.池塘面积要小,水要深。池塘面积3亩~4亩,水深2.5m~3m,中央排污,池塘小且水深有利于水环境的稳定。同时,放苗量要合理,高位池水深2m~2.5m时放苗量8万尾/亩~12万尾/亩,有增氧机的泥(沙)塘水深1.5m~1.8m时放苗量4万尾/亩~7万尾/亩,无增氧机的普通池塘水深1.5m~1.8m时放苗量1.5万尾/亩~3万尾/亩,无增氧机的池塘水深1.3m~1.5m时放苗量1万尾/亩~1.5万尾/亩。

    3.要建沉淀净化池,海水经沉淀净化后可降低病原菌及宿主数量,净化水质。

    4.有条件的池塘池底要铺地膜,以隔绝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创造优良水质。

    5.各生长期池塘水深依次是:养殖前期1.5m、养殖中期2m~2.5m、养殖后期2.5m~3m。深水养大虾,并增强对虾防御外界因素(如大雨、台风、高温、寒潮等)影响的能力,有利于保持优良水质持续的局面。

    6.勿大排大灌,从养殖中期开始每天早、晚排出底层水和抽进地下井水补充,日换水量不超过10%,不要换进太多新水,新水与池内旧水理化因子不同,环境条件突然改变过大会使南美白对虾产生应激反应而发病。

    7.合理使用增氧机,要做到任何时候池水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同时利用增氧机推动水环流,把残饵和粪便集中到池塘中央,通过排水将污物排出池外。

    8.经常保持水面和池底清洁,把水面泡沫、死藻等飘浮物捞干净,同时也要使池底保持清洁,经常用吸污泵在池底中央及附近地方吸污,减少污染源,保持水质纯洁。

    9.维持稳定的单胞藻数量。在养殖全过程中,培养以单胞藻为主的水色和保持适宜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单胞藻繁殖旺盛的水体,不但溶解氧含量高,而且可以稳定水质的物理及化学要素,清除氨态氮等对南美白对虾有害的物质,减轻环境中的应激因素。要求水色以硅藻、绿藻等为优势藻相形成的黄绿色、绿色、茶褐色、红棕色为好,透明度控制在30cm~45cm,同时应预防透明度急剧变化,控制丝状藻繁殖,低盐度养殖池有利于单胞藻的培养,但也易引发轮虫暴发性繁殖而造成单胞藻大幅度波动,所以需经常检查浮游生物情况。连续阴天、暴雨时均易造成藻类下沉,使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故应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藻相不良或透明度过大时,可及时向养殖池引入其它池塘藻相较好的藻液,并泼洒5ppm光合细菌,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稳定水质。

    10.每隔10天~15天施用1次5ppm光合细菌和20ppm沸石粉,混合均匀后抛撒池塘,有益菌分解残饵和粪便,以及转化有害物质,同时沸石粉吸附有害物质的毒性,可优化水质。

    三、常见现象及可采取的措施

    1.水清 养殖早期出现水清见底的现象,原因有3种情况:①有的养殖户不注重肥水这一关,急着放苗而造成"先天性"水清;②有的养殖户越施肥池水反而越清,铺满池底的有害藻吸收肥料,有益藻无法生长;③有的是藻相不稳定又不及时追肥造成水清。①和③的情况都应适当换水并抽取周边水色靓的水纳入藻种,用3PPm单胞藻促长素和有机肥溶解全池均匀泼洒,并施5ppm光合细菌和经发酵的2ppm利生素调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并注意每隔2天~4天追肥一次,水色会培养起来。在没有放苗前出现②情况应排干池水,彻底清理干净有害藻,然后再进水肥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溶解氧 藻类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