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常见异常现象诊治


    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

    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或浮游动物的大量滋生,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

    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青菜等植物;②全池泼洒排毒养水宝或解毒宝等降解药物;③丝状藻、青泥苔滋生的池塘用螯合铜或虫藻净等药物杀灭;④投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培水。

    现象2:虾苗生长缓慢,体色暗淡,蜕壳困难,大小不一。原因:苗种质量差或营养不良。

    处理方法:①定期泼洒调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理好水质;②选择优质饲料,科学合理投喂,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多维或水产营养元等营养添加剂;③每周补充投喂一次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鲜料。

    现象3:养殖前期池水呈"土黄"、"灰白"等不良水色,且浑浊。

    原因:池水中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被消耗掉,不易消化的藻类大量繁殖。

    处理方法:①先用含氯、碘消毒剂全池泼洒;②换掉部分老水,加注新水,调节浮游生物种群;③适量施肥,或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

    现象4:养殖中后期时,池底部有死虾现象,被称为"死底"。

    原因:虾池中底部溶解氧不足,环境恶化,积累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虾体自身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蜕壳困难。

    处理方法:①改善虾类生存的环境,增加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维酮碘+败毒汤"混合稀释泼洒,24小时后适量换水,用EM菌等活菌调节水质;③用保肝血红素、肝胃宝、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

    现象5:水黏稠滑腻,有泡沫,透明度极低,池水呈"墨绿色"或"红棕色"。

    原因:大量投饵后的剩渣残饵及虾的排泄物沉入池底,导致水质过肥、恶化。

    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病毒净等消毒剂;②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利水素等微生物制剂,以净化水质;③用净水剂、改底王等药物吸附沉淀。

    现象6:对虾游塘、软壳、红体,并有大量死亡。

    原因: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

    处理方法: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并结合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剂,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③合理补水或换水,将较差的水排放掉,注入新鲜水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

    现象7: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

    原因: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偏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并成为池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

    处理方法:①经常加注清水,注意调节好水质,可控制藻类的繁殖,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②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在下风口排放池水,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灭蓝藻。

    现象8:水色突然变黑、变白或变红,且水质浑浊。

    原因:季节变化或风向转变引起突变,俗称"倒藻"。

    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净水剂、解毒净水王等净化水质;②用池塘解毒宝、排毒养水宝等药物稳定水质;③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恢复水色。

    现象9:对虾厌食或拒食。

    原因:高温闷热、连绵阴雨天气,对虾处于应激状态。

    处理方法:①加深水位,减少投饲;②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解毒净水王、高效净水宝、底改王等;③泼洒池塘解毒剂如池塘解毒宝、排水养水宝等;④投放增氧剂;⑤加强营养,促进摄食,用养康、水产营养元、保肝泰拌饵投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饲料 细菌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