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回顾中国农药发展历程,思考行业未来发展方向_种子市场



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监管跟不上,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唯利是图,假劣产品充斥市场,市场秩序混乱,农药行业也不例外,急需强化法制化管理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随着美国作家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年出版)一书传入国内,以及一些中毒事故的发生,农药的负面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及公众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如1995年,《科技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化学农药命将休矣”的文章,反映出国内已有人对农药怀有惧怕心理,引起了学术界对农药发展的争论。


1.2.2  行业概况

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有机氯类为主,占到农药使用量的70%。20世纪90年代,以甲胺磷为代表的有机磷类农药在我国粮食和经济作物上的使用量一度占到70%以上。因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高,上海、福建、广东等南方居民又有食用新鲜叶菜的习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我国对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茶叶和蔬菜,因农药残留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索赔和中止合同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1979年,农业部开始允许国外农药公司与中方合作,来中国联合进行新农药试验。1979—1985年,我国农业部门先后与瑞士等国的55个国外公司进行了农药合作试验,筛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高效、适用的品种,并引入国内。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农药生产进入多元化,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国有农药企业纷纷改制,农药生产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在满足国内的同时开始出口,1994年我国农药出口额首次超过进口额。


1.2.3  重大事件

(1)由于有机氯农药的长残效和对人身安全的隐患,当时很多发达国家相继对六六六、滴滴涕进行禁用,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因含量超标造成的退货愈演愈烈,国内蔡道基(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等科学家呼吁国家采取管理措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听取相关方面汇报后,决定我国停止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1983年停用六六六、滴滴涕,之后有机磷杀虫剂得到迅速推广。


(2)我国开始注重农药安全性管理,推进农药管理法制化建设。1978年农业部颁布了《农药质量管理条例》,1981年农业部颁布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82年农业部会同化工部等颁发了《农药登记规定》,并会同卫生部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1997年国务院出台了农药行业管理的“宪法”——《农药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农药管理进入法制化道路,各省也相继建立了农药检定管理机构。


1.3  第三阶段

农药产业扩容、调整升级阶段(从1997年第一部《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到2017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农药行业管理法制化深入推进,国际一体化加快,农药安全管理意识增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快速发展。


1.3.1  社会背景

2001年12月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打开了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农药工业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也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短缺问题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001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与此同时,陆续发布农药管理相关规范文件,加强农药安全管理,加大高毒农药淘汰步伐;农药健康及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并开始用于新农药准入及高风险农药再评价;各级农业部门加大了农药执法力度,制假售劣、坑农害农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农药管理措施的落实以及高毒农药的逐步淘汰,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引起的急性中毒问题基本得以杜绝,农药使用中毒事故也逐年减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农药残留 农业生产 残留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