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棉花良种包衣及拌种技术


一、棉花良种包衣技术

  1.棉种包衣技术在我团的应用情况

  1997年,我团使用了棉种包衣剂处理棉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种现象,部分棉种出现发芽、出苗迟缓、防病虫效果差的现象。2003年至2004年我团应用了通过前五年试验筛选出的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应用面积5600多公顷,效果十分显著。

  2.棉种包衣技术在我团的应用效果

  ①检测种衣剂对棉种发芽率的影响2003年至2004年,我团严格按照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的说明使用,药种比例以1∶50进行机械包衣,随机取样,三次重复,在种子发芽室内作发芽试验。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具有促进、提高棉种发芽的功能,发芽率85%,比常规拌种发芽率提高5.8%,比包衣前种子发芽率提高3%;9天内的百株根鲜重为12.7克,比对照增加4.7克;百株茎叶鲜重为51克,比对照增加6.6克;百株根系总条数960条,比对照增加300条。表明种衣剂能有效促进棉苗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发育。

  ②检测种衣剂对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2003年4月份,棉花播种期间气温偏低,出现了罕见的连续三天小到中量的雪,气温下降到-9℃,我团已播种棉花3000公顷。但采用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的棉种出苗较快,苗齐苗壮,有效防治棉花烂根死苗。2004年4月27至28日连续两场中到大量的雨,造成土壤含水量过高,地温低,同样没有影响棉花的正常出苗。

  ③检测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影响1998年至2002年,我们对每年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的棉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平均数据显示:凡是经过包衣处理的棉种平均壮苗比对照增加99.5株,平均发病日期比对照推迟18天,百株发病率比对照降低5.7%,特别是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效果显著,比对照发病推迟22天。表明种衣剂能保护种子,减少烂种,能抵抗和减少土壤病害的侵染,并且防效较长,防效较高。2003年至2004年通过田间调查表明:经过包衣处理的棉种,田间出苗率为93.2%~95.8%,烂种率只有2%~3%,其余未出苗的为空穴率2%左右。而采用常规的棉种烂种率在20%~40%之间,田间出苗率为65%~78%。这表明种衣剂包衣棉种在种子表面形成了保护屏障,防止了土传病菌的侵染,减少了烂种。

  在使用过程中加拌甲拌磷杀虫剂,药种比例为0.8∶100,可有效地防治棉花苗期棉叶螨、棉蚜、棉蓟马等害虫的危害。

  ④检测种衣剂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棉种经包衣处理后,能有效促进棉花生育进程和生长发育,提早出苗2~3天,现蕾期和开花期提早2~3天,倒四叶宽度增加0.3~0.7厘米,果枝台数增加0.2~0.9台,伏前桃、伏桃增加0.4~0.8个,全生育期提早2~3天。

  ⑤种衣剂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998年至2002年,经产量比较鉴定和随机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证,表明施用棉花种衣剂,能在单位面积上增株保苗。在同等播种量下和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经包衣处理的棉花667平方米收获株数比对照增加541株,总铃数增加2731个,单铃重增加0.18克,籽棉增加24千克,增产率为8.6%。2004年全面推广应用棉种包衣技术的棉花面积平均单产籽棉286.6千克,比常规拌种平均增产18.6千克,增产率为6.5%。

  ⑥种衣剂对棉花经济效益的影响种衣剂处理667平方米成本为3元,常规拌种处理成本为1.48元,虽然成本增加了1.52元,但平均增产籽棉24千克,增加职工收入84元,减去多用的药费1.52元,净增收入82.23元。2004年平均每667平方米增产18.6千克,净增收入62.1元。

  二、拌种技术

  1.种衣剂类型的选择

  选择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筛选出的适应本地区包衣的配方型种衣剂。

  2.包衣前的种子质量标准

  原种纯度大于等于99%,良种纯度大于等于95%,净度大于等于99%,水份小于12%,发芽率大于80%,残酸率小于等于0.15%,破籽率小于等于7%。

  3.拌种包衣方法

  ①严格按照种衣剂的使用说明操作。

  ②有的种衣剂中不含杀虫剂成分,如26%多福甲枯,对防治棉花苗期虫害无效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先用与种子量比例为0.8∶100的甲拌磷包衣,堆闷晾干后再与26%的多福甲枯包衣,晾干装袋待播。第二种方法是先将甲拌磷与多福甲枯按0.3~0.4∶1的比例将药液混匀后再直接进行种子包衣,晾干装袋待播。如果与种子包衣干燥机配用,可直接装袋待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技术 种子 出苗 发芽率 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