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我国农药使用技术上的一些创新


农药使用技术是我国农药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药剂的乱用滥用,不唯浪费,且药效未必尽如人意,更酿成人畜中毒、药害、伤及其他有益生物、环境污染、诱发有害生物抗药性等副作用。另一方面,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用户及有关科技工作者在农药使用技术上也有很多创新,本文虽难免挂一漏万,仍试举几例说明之。

    一、有机农药内吸作用的发现

    我国农业昆虫学家齐兆生(1911~1999)于1949年在英国卜内门公司进修期间发现杀虫剂八甲磷(schradan)的根部内吸作用。这是人类首次发现一些有机农药品种具有内吸作用。

    齐先生实验设计为系列水培蚕豆苗,在茎部与根部完全隔离开以排除触杀与熏蒸可能的前提下,向培养水中成梯度添加不同剂量的八甲磷药剂(编者注:八甲磷可与水混溶,且在中性水溶液中很稳定。),在豆苗叶片上接种豆蚜观察根部内吸毒力。各处理豆蚜死亡率呈明显梯度的实验结果令英国同事们大为吃惊。随后,即为此申请有关的杀虫剂使用方法专利。

    可以说,当今全世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中具内吸作用药剂品种利用其内吸作用的形形色色使用技术,均自齐先生该发现为始。

    二、六六六粉剂治螟

    建国初年,我国农业最重大有害生物即是水稻螟虫。先用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防治,药效优良。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改用6%六六六粉剂防治,药效与相同制剂剂量的可湿性粉剂相当,且使用方法可简化为不须任何药械的毒土和泼浇。这与稻田生态环境、水稻植株形态结构、害虫习性、药物理化性状等均有关系。可以认为,不润湿的粉剂及其亲脂性的六六六有效成分往往附聚在稻茎与水面交界之处;稻茎基部叶鞘粗糙表面及其纵状沟纹和叶鞘与茎秆之间缝隙部位通过毛细现象及水分蒸发,使六六六有效成分不断随之在稻茎基部叶鞘内外富集,何况六六六还具有部分内吸作用;初孵蚁螟从稻叶上卵块中孵出后,须吐丝垂落水面,游攀到水稻茎基,再爬找茎基叶鞘适当位置钻蛀进入茎秆危害。蚁螟在水面上、叶鞘表面及钻蛀过程中,都可能接触到六六六而被毒杀。

    1960年代中期研发的乙六粉(1%对硫磷3%六六六混合粉剂)和甲六粉(1.5%甲基对硫磷3%六六六混合粉剂)很快取代6%六六六粉剂用来防治稻螟,并沿袭后者经验,制为粉剂。1965年在湘潭地区由黄瑞纶(1901~1975)、王君奎主持,组织农民徒手撒施乙六粉毒土防治水稻螟虫进行大面积示范试验,施药过程中由卫生部门采集男女施药者耳垂血测定胆碱酯酶抑制程度,从而直接证明如此操作对施药人员并无急性中毒之虞。故乙六粉、甲六粉治螟施药方法亦为无须药械的毒土或泼浇。

    众所周知,可湿性粉剂加工须添加相对较贵的润湿剂,细度要求高,贮存条件严格,如喷雾施药还要药械与更多人工,比粉剂大为增加制剂与使用成本。我国从1950年代直至1980年代初,三十年间用于治螟的六六六粉剂、乙六粉、甲六粉制剂总量累计可达千万吨,依据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以粉剂代替可湿性粉剂所节省的润湿剂及制剂加工等费用,在当时也有若干亿元,而且基本上都转化为稻农因节省农本所增加的收入。

    三、柞蚕饰腹寄蝇的化学防治

    1960年前后,柞蚕因饰腹寄蝇危害导致减产是东北亚几国的普遍问题,灾情严重地区甚至绝收。雌寄蝇将卵产于正常取食的柞蚕头部近前的叶面上,柞蚕将寄蝇卵吞食后,后者在其消化道内孵化为蝇蛆,钻透消化道壁,在蚕体内寄生成长,待柞蚕幼虫老熟时,同期老熟的寄蝇幼虫从蚕体内破皮脱蛆,使柞蚕不能结茧而死亡。柞蚕系室外放养,寄蝇幼虫与柞蚕又“混为一体”,防治难度很大。

    黄瑞纶先生为此提出利用选择性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的学术观点。具体内容为选用对双翅目昆虫毒力相对较高,而对鳞翅目昆虫相对安全的药剂,在一定施药方式、一定施药剂量条件下,有意识地让柞蚕将药剂摄入体内,使有效成分在其体内达到的浓度对较高龄的柞蚕幼虫无害,却足以毒杀初孵或较低龄的寄蝇蛆。黄先生组织力量,除选择市售杀虫剂品种外,再针对性合成杀虫剂样品,并在柞蚕区进行使用技术研究和化学防治试验示范。仅两年时间,即获得成功,用于生产实践。开始用“灭蚕蝇1号”,采取喷叶添食施药方式,相当于利用昆虫消化道对药剂的内吸作用;后来用“灭蚕蝇3号”,在柞蚕“剪移”时采取药液浸蚕体施药方式,相当于利于昆虫表皮对药剂的内吸作用。后者药效稳定在95%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寄蝇 有效成分 玉米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