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药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在保障粮食产量/质量上具有显着的作用。田间病虫害抗药性的猖獗,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制约,食品安全溯源的警醒,形成了对农药创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迫切需求。欧美在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农药新产品创新研究,从跨国公司主导到形成大学基础理论研究;日本在农药新产品创制研究起步于60年代,以政府主导的方式辅助科学院/大学进行研究,到以农药生产企业自行研究创制为主;中国农药创制起步于80年代后期,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整合研究机构、高校进行创制研究,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一些农药新品种,但是在农药产品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研究机构或高校往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过程,忽视了对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导致部分研发成果不能及时的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丧失了研发成果的市场垄断权。本文从农药产品技术开发的过程出发,梳理农药产品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重点分析技术研发阶段的专利战略,讨论不同农药研发团队之间在不同的研发时期获取和利用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为农药研究机构、高校或企业开展农药产品技术研发提供知识产权管理解决方案。
一、农药产品的技术研发
根据众多农药产品的研发过程来看,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农药产品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花费约2.56亿美元,开发一种农药产品的新性状或复合性状大约需要10-13年的时间,花费约1.36亿美元。从具有专利保护的农药产品市场周期来看,申请原药(化合物、活性菌株)专利后到产品上市销售前需要8-10年的时间准备,产品上市后有10-12年的专利保护期,在原药(化合物、活性菌株)专利到期后,在欧洲、美国或日本利用SPCs延长5年的保护期限,或者利用原药制剂、混配、制备工艺改革等外围专利维持农药原药产品的市场有效垄断的权利。而当这些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农药创制产品上市后,可以为企业产生巨额的商业利润,例如先正达的嘧菌酯,上市后的销售业绩已经超过了12亿美元;先正达的噻虫嗪,上市后也已经取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巴斯夫的吡唑醚菌酯,上市后已经取得了超过8亿美元的销售业绩。
农药产品从研发立项到市场营销,无论是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从技术角度上,要经过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候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作用靶标)、化合物防治病害的机理、化合物制备工艺、农药残留检测(植物、动物、水、土壤、空气)、农药急性/慢性毒理试验分析(小鼠)、农药环境毒理分析(蜂、鸟、鱼、蚕、蚯蚓)、农药登记注册等过程;从知识产权获取角度上,主要涉及化合物(或菌株)及其多形态的专利,制备化合物(或菌株)的方法专利,农药化合物(或菌株)制剂专利,与化合物(或菌株)混配的组合物专利,农药使用方法专利,农药用途专利,农药产品商标,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商业秘密等;从研发项目管理角度上,包括研发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研发过程的情报信息监控,研发技术路线的实施与调整,知识产权获取的时机和策略,产品入市前的登记注册,生产许可,产品入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运营,产品入市后的预防侵权的措施等。从市场营销角度上,农药产品早期引入市场,客户认知为“创新性产品”,大量市场推广活动,市场份额增加;到农药产品市场早期成熟,客户认知为“现有产品”,利润达到最大化;再到农药产品市场晚期成熟,客户认知为“固有产品”,利润逐渐下降;最后到产品逐渐退市,客户认知为“过时产品”,利润明显下降,不再进一步投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16-4-8/ny_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