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理布局
选择海拔350米以下,有水源保证的沿江河谷地带再生稻适宜区。
3.适期早播,集中育壮秧
在2月下旬至3月10日前,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时开始集中进行旱地育秧。湿润育秧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采用旱育水管,可选择机插育秧、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方式。
4.耕整大田,防除杂草
采用机械化浅旋耕或人工耕整稻田,注意除草灭茬,以利扎根立苗。手插栽培稻田整地质量要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表层有泥浆”的标准。机插栽培要求精细整田,选择排灌方便,泥脚深度不超过30厘米的移栽稻田进行机耕或人畜翻耕,确保田平整,无过量残物,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厘米。化学除草注意在栽插前选择高效安全的农药进行封杀除草,水稻移栽后若杂草较多,则采用人工拔出或在水稻栽后5—7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保持3厘米水层3—5天除草。
5.适期早栽,合理密植
适时早栽有利于改善秧苗个体的生长环境,促进秧苗低位节早发多发分蘖,培育头季大穗,增加再生季母茎数。在4月10日前,秧苗3.5—4.5叶时及时移栽,栽插方式可选择机械化栽插、半旱式手插或宽窄行规范手插。机插栽培选择晴天或阴天机插,亩插足1.2—1.4万窝,平均每窝1.5—2株。宽窄行栽培亩插足1.1—1.5万窝,每窝插2粒谷苗。半旱式栽培可按1.2—1.3米开厢,厢沟宽30厘米,厢面宽0.9—1米,沟深25厘米,每厢栽4行,宽窄行栽植。
6.精准配方施肥
头季中稻施肥按不同栽培方式及目标产量选择不同的肥料配方及比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针对性补施微量元素肥,施肥方法为“一底两追”。机插栽培施肥原则:施足底肥(机插前2—3天作耙面施用);适时追施分蘖肥(机插后20—25天追施),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增施拔节孕穗肥(孕穗初期晒田复水后施用),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有效分蘖成穗率,争取大穗。半旱式和宽窄行栽培施肥原则:施足底肥(栽插前1—2天耙面施用),适时追施分蘖肥(栽秧后7—10天施用),增施拔节孕穗肥(孕穗初期晒田复水后施用)。
7.浅湿灌溉,适时晒田,强根促蘖
栽秧前整平稻田,浅水栽秧,湿润立苗,薄水分蘖,全田总茎蘖数达到18—20万时脱水晒田1次,控制无效分蘖,促进通风,增气养根,壮秆保叶养芽;浅水孕穗,中稻齐穗后25天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半旱式种植的稻田保持水平厢面,晒田时保持半沟水;灌浆期间歇灌溉;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水稻黄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水稻休眠芽的成活率。注意抗旱保苗,遇连晴高温天气适当增加田间水层,防止后期脱水。
8.头季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9.施足促芽肥
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稳产、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在头季收获前10—15天亩施尿素15—20公斤作促芽肥。
10.看芽(苗)抢收头季,保证留桩高度
当全田谷粒黄熟95%以上、70%的植株倒二、三节芽长达2厘米以上或全田10%的稻窝能见到再生苗时收割,留桩高度达到33—40厘米,争取倒二节休眠芽成穗,提高再生穗率。
11.稻草覆盖,抗旱保苗
头季稻收获后立即将稻草覆盖在稻桩行间,既可以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又可增加土壤的钾素营养,培肥土壤地力。
12.及时追施发苗肥
在头季稻收割后1—2天,及时用腐熟清粪水800—1500公斤泼施稻桩,再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作发苗肥,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苗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促进再生稻早孕穗、早成熟,适当增加穗长和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13.加强田间水分管理
收获头季稻后立即复水,若遇连晴高温天气或稻田缺水时,应注意在收割当日傍晚及后两日早晚浇水泼桩,保持田间湿润发苗、浅水长苗、水层扬花,干湿交替成熟,至接近黄熟时排水。
14.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情况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螟虫等病虫害,确保再生稻丰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8-4-26/nj_7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