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梨树模式”打造玉米全程机械化“教科书”


王晓宇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黑土地的哺育下,这里成为了我国有名的农业大县,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这里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上,玉米成为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据统计,梨树县拥有耕地20.6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超过90%,年玉米总产量50—60亿斤,全国排名第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意义重大。

梨树县土壤肥沃且集中连片,因此非常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在此基础上,该县本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原则,努力实现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百强示范县的目标。截至2018年,梨树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1.86%,其中,耕整地机械化率98.72%,种植机械化率96.5%,收获机械化率77.81%,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70.99%,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46.79%,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82.42%。今年年初,梨树县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多年以来,该县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梨树县乃至东北地区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耕作模式。

卢伟是梨树县梨树镇八里庙村村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从来没想过种玉米还需要“套路”。“我们这里是黑土地,从我小时候就听过‘守着黑土不愁粮’这句话,所以种地都是按部就班。但是,这些年我发现,种地跟其他工作一样,跟不上时代也不行。”卢伟由衷地说道,“就比如,过去我们收完玉米,秸秆基本都是就地焚烧,所以一到秋天,到处都是烟雾缭绕,人和人面对面走都看不清是谁。现在都提倡秸秆禁烧,用老办法肯定不行。再比如玉米脱粒之后的晾晒,现在的农村既没有那么多劳动力,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供玉米晾晒,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2018年,卢伟种植了200公顷玉米,而他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收割机在收获玉米的同时,把秸秆进行半粉碎并留在原地,之后,再由秸秆集行机清理出第二年要播种的条带,等到第二年夏天,随着玉米成长成熟,这些被粉碎的秸秆就会逐渐腐烂变成有机质,这就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卢伟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这些覆盖在土地表面的秸秆还能起到保墒的作用,我们东北尽管土壤条件很好,但是春旱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难题,有了这层秸秆做保护,效果就相当于每年增加一场50毫米降雨,冬季积累的水分也不易蒸发。”卢伟介绍的这种玉米秸秆处理方式,就是近些年来,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的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从2013年开始,卢伟开始尝试使用该技术,尽管每年春季的气候条件都不稳定,但是他的玉米产量一直稳中有升。“2017年,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对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进行了田间测试工作,主要目的是实地对玉米深松、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地块和复式多功能整地机进行作业的地块进行对比试验,并对作物整个生育期进行全程测试。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就是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保护性耕作技术投入低,能够节省劳动时间和强度,通常规耕作相比,具有明显节本增效优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具有明显的保水固土效果。”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张志刚介绍道。

目前,梨树全县推广这种新模式的面积达200万亩,相当于140多万吨秸秆留在了地里。梨树的探索不仅造福本地,也逐步推广到省内外的多个粮食主产区,在东北四省区示范推广总面积超过1000万亩。

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只是梨树县探索出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中的一个环节,该模式的完整环节为“免耕播种—机械药剂灭草—喷施叶面肥、化控剂—苗期浅松深追肥—玉米生育中后期高秆喷药机械防病、防虫—机械收获—全方位深松—玉米烘干”,涵盖了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机械化作业方案。

梨树县通过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该县全面开花。据统计,在梨树县,应用该技术模式的玉米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13.2万公顷,为该技术的全面实施与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示范区选建在农机化发展基础好、科技利用率较高、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乡镇。按照规模较大、作业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对科技认识程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带动能力,接受技术指导、培训和管理的热情较高的原则,选择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作为项目示范主体。示范点建在地块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地方。示范田内全部采用‘梨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示范区内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宋玉文介绍道,“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建立,需全程机械化生产所用的一系列的高性能的配套机具,高性能机具的研发生产,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催生了配套机具的研发,满足了加快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的需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免耕 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推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9-6-17/nj_77019.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