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乡村如何振兴?代表委员齐献策


王晓宇 杨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将农业农村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下棋讲究纵观大局,运筹帷幄,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献计献策。

产业兴旺是基础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很有发言权。地处贵州高寒山区的岩博村是她工作的地方,余留芬告诉记者,以前,“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是这里的真实写照。2001年,余留芬当选岩博村村支书不到一周,就破土动工建造通村公路,修好公路后,她又着手贷款盘回村集体林场,淘到了集体产业第一桶金。后来,她又带领村集体成立砖厂、养殖场和“人民小酒”为拳头产品的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到2015年,岩博村全部实现脱贫。“村里1012户共3450人,人人有股份,企业发展得好,所有村民都受益。去年底,后并入岩博联村的两个贫困村也实现了全部脱贫。”余留芬激动地说。当前,农村空巢化是阻碍乡村发展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岩博村完全不存在。余留芬告诉记者,岩博村几乎不存在农民外出的状况,可见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是农村留住人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田表村村支书羊风极表示,乡村振兴就是“党的好政策+好产业”。“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带领村民种植橡胶、在林子里养猪养鸡、办专业合作社,现在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羊风极说。

“乡村振兴首先是要从经济方面振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乔晓玲表示,“从农业角度发展产业,首先就是要延长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做大量工作。原生态产品价格是有限的,通过深加工之后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除了把主要原材料用起来,其他附产品也应该吃干榨净,让农业产业良性循环。”针对农村该如何精准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这个问题,乔晓玲表示,“过去是地里产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现在,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机制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解决特色农产品缺乏、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产业与生态应当有机结合。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委员江泽林表示,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对此,他建议改造提升农村传统产业。通过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主体融合,改造传统产业,注重生态性,实现产品和服务品质效益提升。在产业融合方面,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消耗,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做到产业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功能融合方面,有效拓展农业的多功能领域,不仅强化农业的产业经济功能,更需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文明承载与继承功能,让农业农村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体悟人生的理想去处。在主体融合方面,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紧密结合,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好其引领带动作用,把小农户吸引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和互利互惠。做大做强生态产业,要把生态优势变成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本,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旅游饭”,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产业,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科技创新为引领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紧握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加速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用新科技、新装备武装的农业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农业,让农民由身份名词转变为职业名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果树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 传统农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