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典型交流发言摘要


三是加强主体培育,壮大农机科技应用队伍,保障农业“机器换人”有人换。坚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机应用的主要对象,重点加以扶持,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机具集成应用的试验田、展示场。重点抓好了“一社、一中心、一人才”的建设。“一社”即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合作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延伸服务链条,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全省现有农机合作社1424家,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17个。“一中心”即按照整合资源、拓展功能、优化布局的原则,推进“2+N”(“2”即作业、维修功能,“N”即培训、销售、产后加工等功能)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在全省布局建成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8个。“一队伍”即深入实施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建立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长效机制,大力培养农机经营管理、驾驶操作、维修保养等技术人才,确保农机有人用、用得好、用得有效益。

四是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农机科技推广模式,保障农业“机器换人”换得好。坚持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发展的路子,启动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应用示范样板,带动农业“机器换人”整体提升。从点上抓起,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规模农业(农机)经营组织为主体,选择某一农业产业,全面推广普及产业链各环节农机装备,创建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从面上拓展,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强镇以及农机化示范区为主平台,选择若干主要农业产业,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管理等综合手段,创建装备应用广泛、服务体系健全、农机农艺融合、安全生产稳定的示范乡镇(园区)乃至示范县。“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建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园区)100个、示范基地300个。

湖北:依托北斗系统 助推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近年来,湖北省在农业部的强力支持和省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农机化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北斗+农机,使农机具成为农业物联网终端,农机作业成为使用、收集信息的过程,大数据、云计算支撑下的精准作业、精细管理,成为精准农业的具体实现路径。尤其在“互联网+”的“风口”下,该省积极打造基于北斗的农机信息化应用示范样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北斗和农机企业的广泛参与和农机合作社积极响应,成为湖北省进一步实施好北斗项目和发展互联网+北斗+农机式精准农业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在通过北斗项目搭建精准农业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湖北省统一了多种应用系统的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联合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拖拉机辅助驾驶系统前装、联合收割机即时测亩测产、高效植保装备的北斗替代GPS、插秧机辅助驾驶等方面展开了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并且已安装781台套基于北斗的深松作业监测终端,实现作业监控全覆盖,确保了150万亩深松作业面积真实准确,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和监管风险。同时,在天门市等地安装30多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完成精准作业10多万亩。

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建立基于北斗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合作新机制,明确以农机为主的农业行业应用目标与任务,并提供“一张网”、“一幅图”的配套服务。“一张网”就是在全国率先建成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网,即时提供农村高精度位置信息;“一幅图”就是基于田块大比例尺的空间数据电子地图,即时提供各种农机作业数字化地图,并实现水利、气象、国土等专业性时空信息数据的在线共享。当前,主要建设基于北斗的“农机信息化作业智能调度”和“农机自动驾驶精细耕种”两大系统,以及面向用户的桌面软件、手机APP、短信平台“三位一体”应用终端。近期拟完成1.2万台套的示范推广任务,远期推广应用要达到30万台套以上。作为此项工作的具体推进者,湖北省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协调工作。

湖北省顺应国家发展“互联网+”的大势,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总体设计方案中,针对过去信息化建设的共性问题,突出“兼容、共享、模式”三大核心开展创新。针对自成体系不兼容导致的重复建设问题,该省将继续对已有的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整合为一个综合平台;针对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导致的信息不共享问题,将推行硬软件的标准化建设,逐步融入全省统建的“楚天云”平台之中,实现与气象、水利、国土、测绘等部门相关数据资源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针对重建轻管、投入单一导致的模式不灵问题,湖北省将推行PPP模式,解决建设项目投资和公共服务的运维难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整地 综合利用 强化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