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典型交流发言摘要


第二,深松整地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提高生态农业水平。近几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深松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为基础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督促各级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同时,针对该省积温低、作业时间短的特点,组织专家针对玉米机收后秸秆大量滞留田间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出了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覆盖三种还田方式。黑龙江省在25个示范县建立53个秸秆还田示范点,落实示范面积1.4万亩,录制了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作业模式专题片,指导各地推广翻埋、碎混和覆盖三种技术模式。2016年全省秸秆还田面积5000多万亩,其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面积达198万亩,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三,深松整地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提高政策落实精准性。黑龙江省是全国开展深松整地监测信息化最早的省份,从2011年开始,该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发深松整地监测设备,目前已经升级至第四代产品,安装总数达到6733套,覆盖全省适宜深松整地的县(区),实现了深松整地作业质量和面积核实的信息化、精准化。各地按照《2016年黑龙江省深松整地补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深松整地信息化监管工作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并对深松检测设备的统计数据进行人工抽查,确保深松补助面积不出现偏差。2016年深松作业期间,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在每个市(地)设专人负责售后服务,开通24小时热线,确保深松整地检测仪发挥最大效能。为推动深松整地信息化进程,2016年该省从财政资金中拨付132万元,在180马力以上拖拉机上,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免费安装农机深松监测设备600套,提高了农户安装深松整地监测设备的积极性。在深松整地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持下,黑龙江连续三年实现了深松作业补助远程自动化统计,而且大大降低了基层深松作业面积核实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成本,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第四,深松整地与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省组建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1353个,购置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近7000台,配套农机具5万多台(套)。从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看,农机合作社自主经营的1000多万亩和辐射服务的3000多万亩耕地,耕层深度达到25—35厘米,土壤耕层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按照秋整地计划倒排工期,主动为各类种植业合作社服务,利用种植合作社在土地规模经营上的优势,既增加了作业量,又提高种植业合作社的耕种水平。据统计,农机合作社完成秋整地1089.83万亩,其中达到标准的深松整地616.06万亩,占深松补助面积的59.8%;安装深松监测设备的农机大户完成秋整地563.75万亩,其中达到标准的深松整地421.44万亩,占深松补助面积的49.2%,确保全省深松整地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江苏:精准施策 整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6年,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的部署要求,全面启动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工作,通过行政推动、补齐短板、机艺融合、创新驱动等综合举措,切实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步伐,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快跃升,示范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首先,坚持多维度发力,力求精准施策。一是强化行政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以部署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同时,又将“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工程,建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0个以上”列为《省政府2016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促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列入农业现代化建设考核内容,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二是强化补贴促动。按照农业部“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总体思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差别化分类调控,重点突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农机具实行上限顶格补贴,薄弱环节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全省新增高性能植保机2199台,同比增长110%;新增谷物烘干机5768台,增幅连续两年超过50%,烘干能力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是强化项目带动。创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奖补政策,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项目,省财政“十三五”期间预算安排专项奖补资金4.44亿元,支持66个县(市、区)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2016年,省财政安排第一批4000万元用于支持15个首批示范县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整地 综合利用 强化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