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见德思齐 唤醒中国“农机工匠”


 

农机化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刘云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处处长)

当前我国农机人才队伍培训初步形成了农机教育(大中专职业院校、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还有农机科研院所和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各类培训机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五种:一是由地方教育系统管理的职业大中专院校开展系统的学历教育。二是由农机化主管部门管理的农机化学校,开展短期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由农机化管理部门管理的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实行短期的培训和指导。四是主体自愿申请,经审批成立的拖拉机培训机构,为农机手考取驾驶证开展专门培训。五是由政府与企业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合作社与企业联合。

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机化大中专院校有36所,基本每省一所。农机化学校1700多所,基本每个农业县一所。国家设立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包括县、乡两级)有7000多个。规模以上的农机企业有2000家,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农机操作使用等维修培训。

农机化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一是通过高考、有意从事农机生产实用维修的高中毕业生;二是高考落榜,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经营管理人员,包括家庭农场主、农机大户、合作社理事长和机手骨干;三是农机维修网点的修理工、新购置农机的农民和从事农机操作技能培训、考评的老师等。

主要培训内容即农机操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农民能正确地使用机具,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同时确保安全生产。

多年来我国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农机化培训方法:一是集中培训,如培训机构按规定对考取驾驶证,职业技能证进行的集中培训。二是现场示范培训,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现场技术示范和新机具推广。三是送种下乡,许多地区把培训班办到乡村院落,田间地头。四是企业市场化的培训,以企业售后服务培训为主,在经销量较大的区域,集合新农户开展的一些操作和保养的培训。五是多方联合培训,包括政企联动,市企联姻,校室联合等。

为减轻农民培训成本,调动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政策,对农民参加培训进行经费补助,还有一些省设立了专项财政奖补资金,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人员,进行资金奖励。各级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有关机构,开展农机化的实用技术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中联样本”

袁勇富(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中国正处于农机化高速发展期,今天谈中国职业农民培养,起点相当于欧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联重科牵头在2015年成立了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设计了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进行分类和统筹指导,引入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培训资源整合机制,从而形成产教融合和系统、全程的职业培养、培训体系,实现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

目前,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对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模式采用现场即时培训、农闲集中培训、网络在线培训。近日,中联重机正在安徽芜湖基地,对安徽省两千多名职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中联重科利用国内外26个工业园区和产品种类多、涵盖面广的优势,依托自身国际级的创新平台,积极与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合作,投入了完善的硬件资源建立农机实训车间,开发了专业培训课程,储备了一批培训师,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实践经验,已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约3000人。

2015年,“中联重科”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开赛,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选手参加了比赛,创新了培训方法,配合农业部门完成了“以赛代训”的培训模式。

目前,以安徽芜湖的教育基地为依托,中联重工和安徽省农委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机手合作的培训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新型职业农机手培训任务,并接受第三方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预计今年组织培训规模不低于2000人,将按照地域特点分别开展南、北方地区职业农机手的差异化培训。南方地区培训内容为:拖拉机、插秧机、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烘干机等主要农机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技术;北方地区培训内容包括: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烘干机等主要农机产品的使用与维修技术。安徽的培育模式一旦成功,中联重工将继续与河南、湖南等有基地依托的省份合作推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拖拉机 农机具 数据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