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他。心怀对农业的热爱,他毅然决定投身于这场脱贫攻坚战中。
他叫索龙,2015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土壤学专业,现任职于陕西省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1月3日至2019年2月3日,他全职驻扎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线王村,担任渭南市果业管理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线王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让村里人生活得更好!”进村扶贫的第一天,索龙就立下了志向。
产业扶贫,临近就业
以产业帮扶为重,加强脱贫实效。2017年,索龙引导19名贫困户共发展花椒30余亩,协助申请产业扶贫资金1.5万元。索龙表示,线王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足,是制约村里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他争取项目资金,协调为村里果园相对集中的地块新打一眼灌溉井,为果农的收成提高提供重要保证。
“2018年我引导贫困户李新朝发展苹果1.3亩,李小红新栽黄桃1.4亩,李亚军新栽黄桃2.6亩,李卫红新栽花椒2.6亩,张会芹新栽花椒2亩,协助落实产业扶持资金4950元,为王志杰、杜建平各赠送羊羔两只。”索龙清晰地描述着,一字一句里透着满满的欣慰。此外,他还协助村集体公司建设脱贫攻坚苹果产业扶贫园,现在有瑞阳、瑞雪、秦月等新品种苹果50亩,一方面有效带动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另外也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临近就业问题。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除了产业帮扶,索龙在多个领域积极践行精准脱贫。就业创业方面,在全村开展“一人务工,全家脱贫”活动,经过与镇、村的多方联系,克服重重困难,为贫困户李亚军安排镇民政办公室公益性专岗,为贫困户李新朝、段学娃、左战宽、王西样等安排公益性岗位村级保洁员工作。帮助这些贫困户就业,显著提升了这些贫困家庭的收入状况。
为响应国家政策,索龙加入了易地搬迁贫困户的管理工作中,督查落实贫困户入住移民搬迁房,定期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搬迁户的困难与需求,并给予解决和帮助;同时积极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协助贫困户李新朝落实危房改造资金2.7万元、段学娃危房修缮资金1万元。他说:“看见村民们住进明亮的房子里,我心里也敞亮多了。”
在村里,仍然有很多孩子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索龙深入了解情况,申请各类教育资金,保障村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无忧无虑的学习。索龙介绍,2017年,他在教育方面资助13名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及各类社会救助3.5万元左右,生源地贷款1.04万元。2018年春季,他协调落实5名义务教育段贫困中学生和7名中高职贫困学生的教育生活补助,2018年秋季,协助落实25名贫困学生的教育生活补助,全力做好扶智扶志工作。他说,这些孩子都是村里的希望,希望他们都能够好好读书,以后为村里做出更多的贡献。
帮助他人,温暖自己
索龙表示,村里还有部分老人面临着看病难的问题。在驻村期间,索龙帮助46户贫困户及家庭成员参加合作医疗,2017年医疗救助4户,合疗报销合计29217元;2018年协助落实贫困户32人次住院医疗报销、民政救助和大病救助累计239714.43元,28人次慢病报销累计14953元。
村里有很多老人、身体存在障碍的人缺乏经济来源,对于这些人,索龙积极为大家落实各项保障。2017年他协助16户低保五保户共落实补助金77015元;2018年落实特困供养户李战民的国家补助5500元,低保户刘知娃等15户的国家低保补助累计77392元,残疾人左皎奇等13人的残疾补助9360元和护理补助5760元。
为了村里人生活得更好,索龙还积极完善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他积极协调单位资金5万元,完成线王村十、十一组自来水公用管道的铺设工程,解决了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协助村里新修生产路十余公里,有效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成了线王村(花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道路灯安装、村部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村道路面扩宽改造、生产路铺设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项目的建设。村里面亮堂了,道路宽敞了,晚间活动的人也多了,看到村里的热闹景象,他觉得所做得一切都值得。
两年来的全职驻村帮扶,索龙感触颇深。他表示,精准帮扶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通过近年来一批批驻村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贫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完善,精神文化不断提升,新农村风貌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村集体经济在政府和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走上正轨,村集体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对于贫困户,在“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基础生活条件不再是忧愁的事情,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品质也有很大改善。在这个帮扶的过程中,索龙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20-09-11/33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