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心连心集团:促进氮肥高效利用50年


  氮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着不合理施用、氮素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高效利用氮肥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行业的标杆,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心连心集团)创建50年来,一直是中国氮肥高效利用的践行者与倡导者。他们先后联手多家科研院所研发的高效氮肥,在助力化肥“减施增效”与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8月5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心连心集团共同组建的氮肥高效利用创新中心在重庆召开氮肥高效利用创新研讨会,共商氮肥增效、行业升级大计。

  针对氮素利用率低的问题,中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氮肥的利用率仍旧整体偏低,这也成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表示,从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来看,钾肥占10%,磷肥占20%,氮肥占30%。因此,氮肥在世界农业生产中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增产效果明显,农民很容易过量施用氮肥,长此以往不仅使氮肥效果大打折扣,还会浪费资源,对环保、农产品品质提升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仅有35%,研究并推广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和产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今年5月,心连心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3方联合,共同创建国内首个氮肥高效利用创新中心。中心初步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3个阶段的目标。张福锁介绍说,“短期目标是将专家积累的土壤、植物营养、作物生产、肥料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技术迅速转化成心连心产品优化升级与利用等方面的支撑,通过因地制宜地梳理产品、调整配方,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中期目标是将产品、技术、管理、应用的进步,与政策结合起来,推动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真正落地田间,助力农产品提质,农民增收;长期目标是建立氮肥高水平科技创新、生产高效利用及推广应用的全国综合性平台,打造出我们的世界影响力。”

  该中心将作为肥料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联盟支撑单位,围绕氮肥高效利用基础研究、氮肥高效利用产品研发、肥料产业人才培养、肥料产品示范应用等领域开展理论、技术与大面积应用方面的研究,为心连心集团产品升级、影响力提升、产业链延伸、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

  心连心集团董事长刘兴旭表示,心连心集团为氮肥的高效利用与高效氮肥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心连心集团将依托氮肥高效利用创新中心,在4个方面发力:一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心将重点围绕心连心现有新型氮肥产品,结合现有试验示范网络,研究氮肥高效产品的释放机理、作物增产节肥机理、作物品质提升机理,明确产品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上的科学施用技术。二是在产品升级与应用方面,中心将在氮肥增效物质、肥料形态配伍、中微量元素添加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系列作物专用肥、套餐肥,通过区域“大配方”专用肥和田块“小配方”智能配肥相结合,普及测土配方施肥。三是在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中心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建设国内外高层专家协作网络,开展农化服务人员、业务员、中高层技术人员、创新人才培训。此外,还将建立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培养综合性人才,开展区域性农业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应用推广创新,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四是在试验示范推广方面,将依托心连心集团在新乡建设的6000亩高标准示范田,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和产品推广模式,构建主要农作物施肥方案、作物病症解决方案。

  据了解,氮肥高效利用创新中心专家组首批入选成员的阵容非常强大,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成员14位,国内知名农业院所(副)院长、(副)所长11位,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全国范围内的全部作物体系。

  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组代表为氮肥高效利用支招,为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专家们表示,由于受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栽培技术、氮肥品种、施肥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共克难题。与会专家代表还针对优质产品与配套施肥技术、肥料产品与农业机械的匹配、氮肥增效添加剂、新产品试验示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文/图 王军 张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氮肥 施肥 农业生产 磷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