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打造中国绿色生态肥料领航企业



□郑地


5月,走进占地1200亩的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水共青天的鄂中生态湖。园区内的复合肥、硫酸、磷铵等厂都在正常运行,嗅不到一点异样的化工气味。面积2.5公顷,湖面碧绿浮莲,四周碧翠欲滴,整个生态园区随处可见绿树、青草、花卉。两座高118米、直径20米的磷化工高塔不停歇冒出的不是烟尘,而是微弱的热气。生态园区周围500平方公里内水源无污染,作物庄稼茁壮成长。附近吉庆、浰河两村村民的柑橘、葡萄园生长青绿,吉庆村村民刘传余说:“这都是鄂中生态工程近年来环境治理的结果!”

追寻绿色环保理念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随着国家不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磷复肥企业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环保压力。而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中原磷都”之称的荆门钟祥市磷矿镇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中”)15年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低碳、循环、绿色、生态”的要求,通过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治污减排,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绿色环保意识融入到产品生产全过程,强化化肥生态功能,减肥增效提质,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态化和农业发展绿色化,将企业建成为磷复肥行业首块样板环保生态园区,打造起中国绿色生态肥料领航企业。

鄂中生态工程先后投资5亿元,对“三废”及硫酸尾渣等进行了综合环保整治。目前,废热利用率达100%,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80%,废水、废气实现了零排放和达标排放。为了检测废气的排放量,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站,配备环境监测仪器50多台,每天实时检测PM2.5、PM10、SO2、NOX、CO等9项污染物指标,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以减少环境空气污染。根据数据,对生产区域“三废”及硫酸尾渣等进行采样分析,循环再利用,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降低成本1亿元。近年来,公司先后被环保部门授予环境监测先进企业。

独创科学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管理,鄂中生态工程建立起6级(集团-分公司-分厂-车间-工段-班组)垂直式生态环保管理体系,每个层级都有专职环保监管人员,15年如一日地形成了环境管理新常态。集团总部设有安全环保监管部,有专职环保监管人员50余名,每年签署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将环保监管纳入工薪考核及全年度绩效,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无奖金,无工薪。按照国家环保管理体系框架,每年策划修订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对照目标指标,通过实施相应对策措施,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目标达成。同时,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制定好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鄂中生态工程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科学节水和各厂区清污分流管网技术改造,做到了污水平衡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2012年投资3500万元,新上氨法脱硫装置,实现了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排放,在二氧化硫烟气排放源安装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全天候接受省市环保部门监测。2014年投资了3000万元,开展重金属砷环保治理工作,建立起日处理废水能力为65立方米的含砷废水处理站,脱砷先进科技排在了全省前列、磷复肥行业前列。

近年来,公司围绕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理念,不断技改扩能,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实现伴生资源氟、硅、碘、镁的综合开发利用。公司每条生产线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综合利用每条生产线的冷热资源和废物。另一方面,对选矿线进行技改,提高矿石破碎能力,打破矿浆不足的瓶颈,再加上对粉铵喷粉塔进行加高改造等技改扩能,对园区景观区进行绿化改造,替代被淘汰的落后装置,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鄂中生态工程匠心地发展循环经济,将企业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师”或投入原料,彼此间互补共享共利用,构成了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的生态圈层。过去,公司将硫酸线产生的磷石膏废渣堆放到专门的填埋场,现在作为副产品卖给钢铁厂、水泥厂、新型建材厂作为原料使用。在磷酸工段新上氟回收装置,对磷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气回收成市场畅销的氟水,仅此一项,企业增效近千万元。公司近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新上背压式发电机组,将硫酸的余热蒸汽用来发电,通过发电减温减压后再用于磷铵生产,硫酸的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由一次变成两次循环,15年来共发电5亿千瓦时,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为阻断污水下江入河,各分公司根据自己的废水排放量,建立废水蓄水池,将生产用的废水、雨水收集起来后再经过处理进入管网,进过冷却塔又重新循环回到生产线上。15年来,鄂中生态园区生态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废料循环利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生态圈层的循环套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检测 生态圈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