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田股份潜心研究肥料产品的创新并攻克技术难关,与其主动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密不可分。段继贤表示,芭田股份最近重磅推出了“6+2经济作物功能肥系列产品”。据介绍,“6+2”系列产品是芭田股份在参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聚合20多年的经验和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除了“6+2系列产品”,芭田股份根据行业专家提出生物缓释思路,成功推出了“芭田生物有机包膜系列复合肥”,这一系列产品必将引领生物有机包膜肥的发展。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使芭田股份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营销转型彰显社会责任
对企业而言,要生产出真正使农民满意、供作物所需的产品,经营主体就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而是必须花大力气扎扎实实地做技术服务与产品推广,储备和培育农技服务人员,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民农业生产投入,引领化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段继贤认为,芭田股份不仅能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产品,还能提供一流的经营思想和种植方案。创建28年来,芭田股份始终把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放在产品销售的最前沿,确立了“先服务后营销”的营销理念,培育出一大批集营销与农技服务于一身的“多面手”。他们长年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朋友传授科学的施肥技术与种植服务,将芭田股份称为“中国农资行业之黄埔军校”当之无愧。
近年来,芭田股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利用,着力提升公司营销人员的农技服务能力和新产品推广能力,让“农业大数据”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种植。这样做的目的,能够使营销人员在新产品推广时,根据不同区域的种植情况获取农业种植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公司的产品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让营销人员在新产品推广中,更好地熟悉并掌握公司新产品的性能,有利于新产品的示范与推广。这一措施的实施推动了企业农化服务的全营销网络覆盖,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较好地推动了产品销售。
段继贤介绍说,中国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肥料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农化服务相对滞后,致使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据统计,中国化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只有3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左右的水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肥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关键点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这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磷复肥行业的品牌企业,芭田股份不断在品牌培育、产品创新、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以“用心食物链营养:好肥料,是行善,是立德-芭田”为品牌文化,确立“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吃好人健康”科学施肥理念,生产出科技、生态、环保的新型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为农民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让农民种植出营养、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这一理念,不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赞同与认可,更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
服务升级助力生态农业
段继贤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态种植,就要求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研发、生产与使用是高效、安全、环保的。近些年来,虽然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环境和土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此,农业部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肥料产品、施肥技术与农化服务的创新,加大对施肥技术的指导,在保障粮食安全、减低环境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芭田股份大手笔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布局和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新增专利数量等科技指标在行业内遥遥领先。作为食物链的营养专家,芭田股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农业服务内容的延伸,拥抱新农业,助力生态农业发展,成为拥有“优质产品+物联网”的创新型企业。
段继贤告诉记者,去年年初,芭田股份启动了“中国种植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批专注种植技术提升、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敬天爱土的种植人,收集各地种植人的优秀种植方法,结合专家科学指导,建设农业大数据,形成农业标准化种植方案,再把这些优秀的种植方案授予各地农户提升种植水平,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产增效增收,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芭田股份营销转型和品牌内涵的延伸,实现了从肥料产品研发销售到服务农民农业种植的全方位转型,目标是将好肥料送入农业生产一线,帮助农民将优质的农产品卖到城市。这些定制化服务将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种好、卖好”的问题,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2-10/27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