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丰惠肥业罗继宏:破解超级稻丰收的秘密


  肥料作为粮食的“粮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在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院士提出超级杂交稻高产“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法则,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的肥料是“四良法则”中“良法”的重要环节。丰惠肥业究竟为超级稻攻关做了哪些工作?丰惠肥业是如何处理农业高产与肥料创新关系的?超级稻专用肥研发实践经验能否扩大到整个农作物生产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罗继宏。

  《农资导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作为肥料生产企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罗继宏: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国领导人始终把粮食当作第一要务来抓。而在粮食生产中,肥料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肥料的生产企业,我们对粮食的丰产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资导报》:我们发现丰惠肥业一直与袁隆平院士保持着密切合作,为超级杂交稻攻关项目提供专用肥料。请问,贵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罗继宏:因为在粮食生产中肥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开展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时,丰惠肥业就思考着怎么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组织了国内一流土壤、微生物、有机、无机肥料专家教授组成科研团队,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级杂交稻有机、无机、微生物及生物酶四元一体的多功能、全营养系列专用肥,成功协助袁隆平院士攻克了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这一高产攻关目标。

  2011年9月18日,国家农业部验收组公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袁隆平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出超级杂交稻高产“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法则,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的肥料是“四良”法则中“良法”的重要环节,并被命名为“926牌”超级杂交稻专用肥。

  伴随着2011年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的攻关难题的攻克,丰惠肥业积极探索超级杂交稻专用肥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在“926牌”超级杂交稻专用肥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系列涵盖果蔬、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新产品。今后,我们将不断追求肥料科技创新与进步,努力研发出更多适合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环境的肥料配方,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资导报》:如何理解肥料创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丰惠肥业是如何实现的?

  罗继宏:肥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综观国内外研究结果,20世纪粮食单产的1/2、总产的1/3来自化肥的贡献,如果停止施用化肥全球作物产量将立即减产50%。中国耕地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下降,提高单产是增加粮食总产的唯一途径。要想提高单产,在作物高产“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法则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丰惠肥业一直紧紧跟随袁隆平院士的脚步,在袁隆平院士打造又一超级杂交稻“良种”(即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攻关目标)过程中,不断在超级稻专用肥领域进行创新。结合“百千万”丰产工程,探索超级杂交稻专用肥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经由专家团队对全国各地的气候、土壤及种植条件进行严格筛选后,在湖南浏阳、溆浦、隆回,湖北监利,江西崇仁,广西全州建立了攻关基地。溆浦、隆回示范片超级稻年内有望率先实现亩产过千公斤。

  《农资导报》: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推广和服务,丰惠肥业在产品推广方面有哪些计划和目标?

  罗继宏:可以预见,伴随着袁隆平院士科研创新团队向着中国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高产攻关目标的迈进,未来超级杂交稻在神州大地上的推广种植将是大势所趋,其肥料市场需求将是非常巨大的。

  由专业团队对丰惠肥业项目进行规划后,丰惠肥业正与袁隆平院士旗下各种业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向全国水稻主产区种粮大户直接销售配套种子和肥料,保证了水稻种植的增收;同时引入生物科技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投放,使产品成为无毒的有机农产品,可提高销售价格,有效增加种植收入。双管齐下的技术路线将形成合力,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产能、提高销售价格,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吸引农民参与种粮。结合“公司+农户+资本+营销”的整合运作模式,以较快的速度加快公司成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化肥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