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安华农科黄建刚:要与股东“同舟共济”


  

   “船长”不穿救生衣    
   采访手记 :在整个专访过程中,黄建刚董事长提得最多的就是未来要把安华农科打造成一艘巨轮,而他本人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要在所有股东的指导下开好船。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一样,一旦有风险,船员们都有救生衣,唯独船长不能有救生衣,他要与巨轮同在。
    除了不穿救生衣开好这艘巨轮外,黄建刚董事长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要为上了船的股东们获取最大的利润。他的得办法就是通过增加社会公众股份,让安华农科的大经销商、农场主和合作社长成为公司的股东。通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这个渠道,吸纳如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北京市农学院等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的专家,组成安华农科的顾问团队,并最终也要成为安华农科的股东。
    安华农科的主页上的,“化肥领域我们是您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安华农科缓控释肥为您提供最好的缓控释肥产品”等的浮动文字,正在向外界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一艘缓控释肥领域的巨轮正在尝试下水,未来巨轮上的船长一定是不穿救生衣的。

 

    近年来,中国缓释肥料发展渐成燎原之势,各主要技术类型“百花齐放”。其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因其在缓控释肥科研成果、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备受业内关注。近日,记者有幸结识了该所成果转化企业――安华农科(北京)缓控释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刚,就缓控释肥发展趋势、企业未来创新模式进行了专访。
  《农资导报》:安华农科(北京)缓控释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体情况和企业实力如何?
  黄建刚:安华农科是由中国安华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设立的集缓控释肥研发、生产、销售、推广、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在北京市顺义区和湖南省岳阳临湘市设有生产基地,两地均可生产不同配方的高效优质缓控释肥料。
  安华农科的实力取决于股东的实力。公司股东之一的中国安华集团有限公司,原为武警总部的直属企业,是以矿山资源开发为主,行业涉及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投资、高新技术贸易等,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资金实力雄厚。股东之二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探索,当前该科学院在新型缓控释肥料研发方面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新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生产设备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股东之三的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条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线、2条大型复合肥生产线及硝酸钾生产线,公司有很多发明专利及优势产品,现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即将上市。
  《农资导报》:安华农科缓控释肥与其他缓控释肥有何区别,技术优势有哪些?
  黄建刚:安华农科生产的缓控释肥采用高分子树脂作为包膜材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土壤pH值、微生物等短期内不易对其性质产生影响,只有土壤的温度可以改变高分子树脂膜的水分渗透速度,使得此技术能精确控制肥料养分的溶出速度。公司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国内首先独立研制成功的年产量1万吨的连续化、自动化肥料包衣生产设备,生产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料,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于大田作物。
  在控释技术研究方面,经过对设备和配方不断优化,公司不仅能生产释放期不同的各种类型控释肥,而且近年来在北京市科委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和863项目等大力资助下,又在属于国际前沿的延迟释放型控释肥研制方面取得突破,筛选出一种溶出调控剂,并试制出符合延迟释放型释放特征的控释肥料。目前,安华农科的缓控释肥不但在产品质量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在包膜材料、溶剂筛选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营资所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和缓控释肥研究室为全国最早开展缓控释研究的专业机构,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及各级科技进步和推广奖多项。原缓控释肥科研室主任徐秋明研究员为缓控释肥技术研究学术带头人、缓控释肥料行业专家,从事土壤肥料研究30多年,在全国最早开展缓控释肥相关研究,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的嘉奖,现为公司技术总监,负责缓控释肥生产工艺及肥料剂型的监督与改进。因此,我们公司的产品是正儿八经、有科技含量、有发明专利、有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筛选 产业化 生产基地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