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的缓控释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料显示:2012年,包膜类缓控释肥年产量达到250万吨,占到全国缓控释肥总产量的50%以上。农田试验还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缓控释肥可节肥20%~30%,让农作物增产8%左右。然而,这么好的产品目前仍处于缓慢推广阶段,进入大田仍需要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嘉磷丹肥业有限公司为何还投巨资进行缓控释肥生产建设与大力开展品牌推广呢?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张志刚。他认为,好的肥料品牌不能光靠有关部门的评选,而是要植根于农民的心中。
《农资导报》:与传统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有哪些优势?
张志刚: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11年示范推广结果显示,缓控释肥在作物上平均增产达10%~15%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3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平均每亩增收达120元左右,大田作物优于经济作物。另外,在改善作物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方面,缓控释肥对解决玉米后期脱肥、小麦二次追肥、水稻早衰等问题效果更加显著。良好的应用效果、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决定了缓控释肥成为农业部主推产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也相继出台了鼓励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政策。
《农资导报》:如何才能快速推进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
张志刚:与国外相比,中国近几年缓控释肥的发展非常快,主要是大田的推广应用。国外主要是用于高尔夫球场、花卉、苗圃及园艺和大型农场的现代化耕作系统,在一般农业生产上应用较少。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缓控释肥的发展应围绕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服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从技术、产品、服务与推广方面进行创新,朝着聚集化、科技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四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讲:主攻大宗农作物,兼顾园艺特色作物,通过推广缓控释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推动缓控释肥产业健康发展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政府应在政策与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缓控释肥的支持力度,让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和农户使用都能得到补贴资金,以逐步扩大推广面;二是鼓励氮肥、磷复肥企业积极参与,形成政企联手推广的规范运作模式;三是要培育典型的市场,加大对效果显著产品的扶持力度;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定期抽查,做好产品审批与产品检测工作,保证市场良性发展,树立一批好产品与好企业。
《农资导报》:中国缓控释肥的主战场在哪里?有的专家提出中国缓控释肥发展要注重水、肥、土耦合的研究,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志刚:我想,中国要发展缓控释肥首先要保证粮食安全,因此主战场在大田作物。为什么要发展缓控释肥?原因很简单,缓控释肥能够简化施肥方式、节省劳动力和提高肥效。肥料缓释性是指肥料进入水体、土体后释放的速度;供肥性是指肥料进入土体后持续供应作物养分的能力,涉及到供肥强度和持续时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机肥是缓释肥,玉米缓释肥效果比小麦好,浅根作物比深根作物好,100%施用缓控释肥并不增产等现象。这是因为,养分释放有的适应了作物需肥规律,有的没有适应作物需肥规律。因此,研发缓控释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缓控释肥在整个土体中的养分供应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匹配,而不是养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匹配;二是作物根系深浅不同,对缓控释肥性要求也不一样,深根大田作物需要养分适当淋溶到深层土地,保证后期供肥;三是应根据水、肥、土高效耦合理论设计肥料的缓释性;四是除树脂包衣外,应重视发展工艺简单、能耗小、成本低、效果好的缓控释肥,如肥料包裹型、有机质包膜型等。
《农资导报》:缓控释肥进入大田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张志刚:缓控释肥进大田,技术是关键。未来5~10年是全球缓控释肥大规模产业化和普及应用的关键时期,也有利于中国缓控释肥全面走向大田。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生产推广缓控释肥的目的除了简化施肥方式、提高肥效、节省劳动力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于大田作物要实现增效而不增加农民的投入;其二,对于高端产品要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花花绿绿的缓控释肥,从名称、标准上要进一步规范,尤其对个别企业炒作概念、忽悠农民的做法要严格进行监管,为缓控释肥走向大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4-05-19/27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