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宏乾
凭借抑制剂协同增效及磷素活化技术的开发,以及缓释尿素、长效缓释复合肥系列产品的成功研制等,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完成的“长效缓释肥料研制与应用”项目最近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殊荣。目前应用此项技术生产的缓释肥,已占国内长效缓释肥料总量的80%以上,年总产量已达世界产量的1/3。该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长效肥技术与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行列,为国内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其中授权专利7项。项目核心技术于2005年获得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以李振生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在应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磷素活化剂的协同效应,提高氮、磷肥料的利用效率方面,属自主创新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沈阳应用生态所石元亮研究员介绍,长效缓释肥料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品质、解决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日本、德国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在研究缓释肥料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存在着抑制剂作用时间短、磷在土壤中固定过快、有效期短、价位高等不足。
沈阳应用生态所经过10余年的研究,在土壤酶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抑制剂协同增效技术物理包膜与抑制剂结合,对肥料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进行调控;运用增铵营养原理,通过控制进入土壤的氮的形态比例,提高了氮的同化效率;根据离子络(螯)合作用原理,利用活化剂控制高价阳离子活度,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和保护肥料磷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研制开发了缓释尿素、长效缓释复合肥等系列产品。
该项目成果具有几大创新点:一是开发出协同增效作用技术用于肥料改性,解决了单一抑制剂作用时间短、氮肥转化释放过快的问题;二是首次开发出氮形态比例的控制技术,解决了施用普通肥料土壤铵态氮比例过低的问题,提高了作物对氮的同化效率;三是突破了肥料磷进入土壤后迅速被固定的技术难题,解决了磷肥利用率过低、有效期过短的问题;四是解决了肥料前期渗透压高、肥料烧种烧苗,以及缓释肥价位高,难以在大田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问题;五是突破了在大型普通尿素生产线和复合肥生产线上连续添加缓释剂工艺技术,实现了缓释尿素和长效缓释复合肥的工业化生产。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石元亮告诉记者,应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肥效期长,氮肥有效期长达120天,养分利用率高,在减少磷肥用量1/3时仍可获得正常产量;增产效果好,在玉米、水稻、小麦等27种作物上平均增产10%以上;对环境友好,抑制剂和活化剂当年降解率达75%~99%,土壤中无累积残留;成本低,为国际同类产品成本增加量的4%~12%;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已有48家国内企业利用本成果,对其复合肥及尿素产品进行改造,生产的长效专用肥有60多个品种,应用作物涉及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棉花等20多种。此外,该长效缓释复合肥技术的应用,还促使中国肥料出口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越南、美国等国家,用于棕榈、橡胶、松树、苗圃和草坪等领域。
据了解,该技术到2007年已累计生产长效缓释肥料317.6万吨,肥料产品在2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得到推广,农业推广面积累计9153万亩,增产粮食36.2亿千克,有效节省了肥料和减少氮流失,实现增收节支52.84亿元人民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09-02-10/30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