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沪产“8424”西瓜换发智能“二代身份证” 扫一扫识真伪


 

  “正宗‘8424’上市啦”“南汇8424到货”……又到吃瓜好时节,沪上大街小巷的水果摊头,悄然挂出年年亮相的“金招牌”。许多市民选瓜时却疑惑重重,家家卖瓜自卖自夸,谁家才是地道的“8424”呢?昨天,记者在上海市农科院庄行实验田看到,这里数十亩即将上市的正宗“8424”,每个都提前办好了智能“二代身份证”——拇指大小的方形NFC标签,手机“照一照”,每只瓜的出生证明、成长档案历历在目,真瓜假瓜一看便知。

  “一代身份证”

  成假冒重灾区

  从餐桌追溯到田头,食品安全想要全程有保障,必须“细说从头”。若给瓜果梨桃、禽蛋肉菜等农产品逐一发放“身份证”,它们出身哪里、何处长大、青春期施了多少化肥、成熟中用了多少农药、采摘物流配送是否达标等事关食品安全的“大事件”,就能一目了然。任何一个环节遭遇食品安全风险,都可及时把控。特别是那些特优品种的农产品,更可以验明正身,杜绝“挂羊头卖狗肉”。

  给农产品先办“身份证”再上市销售,并不稀奇。从诞生已有42年历史的条形码,到各种各样应用的二维码,“一代身份证”几乎遍布农产品包装,不仅标识品牌,还兼职防范假冒伪劣。例如,脚戴防伪码的大闸蟹,腰系防伪二维条码的有机蔬菜等,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可惜的是,真假阳澄湖大闸蟹依然难辨,优劣有机蔬菜仍是难寻出处。“问题就出在,二维码太容易被复制了,‘一代身份证’的防伪能力天生欠佳。”

  市农科院数字机农业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王运圣博士举了个例子,有消费者网购化妆品,其外包装和柜台正品一模一样,就连包装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都分毫不差。消费者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还能登录商品的官方网站一验正身。实际上,若再次扫描登录,就无法再验证通过。因为,该复印的二维码首次登录时,已被官网记录并列入了假冒“黑名单”,而消费者很难细心到杀个“回马枪”。

  之所以能首次验证成功,是因为复印二维码,贴到假冒商品上,假货也就拥有和真品一样的“身份证”。不能防复印,是二维码或条形码最大的短板,即使加密也无用。“目前,无论是条形码还是二维码,已经很难防伪了。”王运圣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毫无技术壁垒,本来用于防止假冒伪劣的标识,沦为仿冒“重灾区”。伪造防伪标识,已经成为“售假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至于大闸蟹防伪指环那种,只靠一串数字来防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要仿冒简单又便宜,买只防伪戒指戴上去,普通河蟹也能冒充阳澄湖大闸蟹,卖个好价钱。

  “二代身份证”

  绑定成长档案

  没有横横竖竖的条形码,也没有正在流行的二维码,市农科院率先颁发给沪产“8424”西瓜的“二代身份证”,只是一枚方形的绿色小卡片,上面印有“追溯宝”字样。这是由市农科院和昆明农产品国际交易拍卖中心联合研制出的农产品“智能芯片二代身份证”。“这种技术上海市民并不陌生,上海世博会门票防伪靠的就是它。”王运圣详解道,“二代身份证”最难仿制的,就是内含一个NFC(近距离无线通讯)电子芯片,芯片数据容量巨大,还可以实时上网,难以复制。

  前几年,NFC芯片成本较高,特别是扫描终端昂贵,不够便携,其强大防伪技能的应用只能“高大上”,主要包括电子门票、交通卡、银行卡、身份卡等。近几年,智能手机越来越“全能”,搭载NFC的手机日益普及,小米、华为、三星、iPhone6等主流机型均内置NFC扫描,这让“草根”农产品换发“二代身份证”有了可能。“而且,NFC标签成本越来越低,每片只要一二元,对于越来越注重品质的中高端农产品来说,增加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运圣说。

  “更有意义的是,智能‘二代身份证’数据空间无限,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庞大数据,可随时读写进去。消费者利用手机以此为入口,随时随地扫一扫,就能进入该农产品的成长数据库。”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告诉记者,为了给8424西瓜换发“二代身份证”,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里的西瓜田,每只西瓜都有一本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档案”。档案细化至种植地块的位置、形状,基地的基本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资入库记录,全年用过哪些化肥以及农民每天干些什么活等情况。另外,使用农药后,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和采收的时间、采收量等也一一列入档案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瓜 数据 蔬菜 复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