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舌尖上的安全:农民种得安心 百姓吃得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大家现在市场上选购农产品的时候,都会特别留心。这菜是怎么种的?怎么长的?是不是安全?农药残留真的是像流传的那样让人担心吗?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和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又涉及到投入品、产地、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很多环节,特别复杂。

  今天,我们就删繁就简,说一说消费者和农民对农产品安全怎么看,他们都有哪些企盼和困惑。

  调查的困惑:

  安全的农产品,消费者为什么也不相信?

  北京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一辈子就是种菜卖菜,自认为是一个标准菜农。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的安全的农产品。因此,农产品安全最让他牵肠挂肚。

  从海南到河北,张玉玺从源头考察过很多农民种植基地,调查显示,这些基地种植的农产品是绝对安全的。

  在海南省海口市仁新村种植户殷光勇的种植基地里,大棚里的辣椒长势喜人。这个大棚有机肥与化肥使用比例是10:1,冬季基本不用农药,使用时也是按照现代化标准使用低毒和无毒农药。张玉玺实地考察后认为,小殷管理得挺不错,可以说特别好。

  但在另一份在对消费者的调查中,他又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相当忐忑不安。

  在调查中,一位大婶就认为,要经常去农村卖菜,买老农自己种点自己吃的食品。流水线种出来的蔬菜,为了高产肯定得多搁化肥,这样就对人不好。

  一边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特别是瓜果蔬菜的安全顾虑,一边是市场销售的安全农产品,两相对比,难免让人感觉到困惑:面对安全的农产品,人们为什么不相信?消费者的担忧因何而起?

  老方法就是好?

  理解消费者 但也要科学看待

  全国政协委员徐沛东很理解消费者的担忧,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经历。他承认,自己小时候看到的黄瓜都是歪瓜裂枣,而现在的黄瓜都挺漂亮。某天他看网上说,现在的黄瓜这么直,都一样大,肯定是打了药,一听完心里就不踏实了。

  甘肃省农业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尚勋武认为,消费者的担忧与农产品的相关专业知识普及不够有关系。

  比如以前的黄瓜长得歪瓜裂枣,是由于以前投入品有限,土壤营养不够,黄瓜长不直也长不顺。而现在通过科学配方施肥,肥料施得非常均匀合理,所以黄瓜长得漂亮,生长速度也快。

  至于是不是叶菜残留农药就多?是不是农民自家种的东西就安全,专业户生产的产品,化肥和农残就超标呢?这也要科学对待。

  过去老农民生产的东西就安全?那可不见得。因为过去使用家畜粪便、人粪便来生产农产品,那反而是很危险的,因为它有人畜共患病,也有人身上的传染病,病菌会随着肥水附着在叶片、果实表面上。而现在通过专业化生产指导,标准要求,有机肥必须腐熟,安全了以后才能施到地里,不施用生的有机肥。

  以讹传讹

  消费者与农民“双输”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现在微信朋友圈十分发达,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多,而一些危言耸听的传言便由此吓到了消费者。这些传言导致安全的农产品也卖不出去,最终伤害了辛勤的农民。

  徐沛东委员直言,目前的情况是“造谣很容易,辟谣挺困难”。

  CCTV7《聚焦三农》栏目曾经做过一系列辟谣的节目,比如有传言说草莓外形奇怪就是打了膨大剂,而记者调查后发现,这实际上是由于蜜蜂对草莓的四个子房授粉时,没有“雨露均沾”所致,这是自然现象。但这些田间地头的人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被传言歪曲夸大,导致对农业生产比较陌生的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

  河北永清县种植户李桂勇的事业,就受到了网络传言的干扰。李桂勇种出的黄瓜特别好吃,他有20多年种菜经验,依然在不断改进种植和管理技术,他的明星黄瓜就是利用秸秆反应堆和膜下冲灌等新手段种植,还使用白南瓜嫁接黄瓜,让黄瓜的吸收根系足,长势快,长得好。这个老农民会耿直地告诉人们,他的黄瓜直溜,味道鲜美,绝对没问题。但现在人们对黄瓜对蔬菜的各种质疑,导致他一直不敢扩大生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瓜 蔬菜 化肥 草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