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让百姓“食得全”更要“食得安”



  
  比如,前一段时间曝光了“毒豆芽”事件,豆芽是“初级农产品”还是“加工品”呢?应该由农业部门还是卫生部门监管呢?在目前由各部门分散管理的状态下,有些问题就不好界定。许多农产品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这个分散管理是存在一定弊端的,环节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就会导致有害农产品、食品最终还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各级政府为丰富百姓的餐桌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除了关心“菜篮子”、“米袋子”,还应该关注篮子和袋子里的食品安全,既要让老百姓“食得全”,又要保证“食得安”。

  食品安全宜实行集中监管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加强监管才能有效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张云华:从长远来看,还是集中监管能够比较好地实现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保证。建议由一个或两个部门负责监管,而不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这样一旦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比较容易找到哪一个部门来负责。
  
  我认为,食品安全监管理想的状态就是由单一的部门来执行,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管理。曾经有人表示,国际上实行食品安全集中监管的国家都是加拿大、丹麦这样的国家,人口少容易实现集中管理,而中国很大,生产者众多,特别是小农户众多,好像难以实现集中监管。但是我认为,全产业链的集中管理不但可以实现集中监管,而且行政效率会更高,管理条例会更精简,可以真正实现无缝隙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被重复管理的情况也会减少,会更愿意遵守管理规定。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外相比似乎更低。许多生产者注重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多数时候也是因为要顾及国外市场而不是国内。你对这种标准不一致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张云华:我国的农产品标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的确比较低,标准的多和杂也是问题所在。让大家生气的一个现象就是,最高质量的农产品出口,而国内的农产品却是相对低标准的,既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向国内消费者提供?从深层次来讲,食品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分等分级的问题。但食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食品应该达到一个硬性的质量标准,即安全标准。安全是农产品食品的底线,不能不安全,在安全的底线上再进行分等分级。
  
  国内和国际标准的差距也是影响国内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准低,企业达到这种不安全的低标准就可以销售,即便不安全但它是符合标准的,监测部门也就无能为力。在法律上,生产者就没有责任。但这种低标准的确有害,特别是对某些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和儿童。标准的不科学、低水平对消费者而言是一个隐患,对生产者也是不好的引导。
  
  从成本价格来讲,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可能会影响产量,造成生产者退出、食品价格上升,可能会产生有些人“吃不上”的问题,也可能连带产生失业、收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也是很多人担心的原因。
  
  成本问题确实存在,但如今国家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大家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换到“吃好”,在这种消费者要求转变的情况下,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应该提高。对粮食、肉类、奶、蔬菜应该有比过去更高的标准。从成本来讲,如果大家都生产安全的高标准产品,整体环境好了,规模经济使成本的上升就不会太高,恰恰是少数生产者生产的高标准食品的价格会很高。
  
  价格是最好的信号,让价格来引导生产和消费,实现优质优价,这样市场就会呈现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
  
  中国经济时报:价格信号的调节作用能够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品质,还有其他的影响方式能在利益上引导生产者主动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吗?
  
  张云华:价格是最好的调节手段,其他的还是要从监管上来切入。对高毒违禁农药的监管要加强,对农药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也要加强,不让这些高毒违禁农药进入农资市场,农民也就不会去使用。还有就是要做好服务,让农民和其他生产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比如农药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等。对企业也是一样,添加剂要有合理使用的规范。政府应该有相应的培训服务,这样的服务工作对食品安全这样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是更为有效的引导方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豆芽 总体 品种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