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让百姓“食得全”更要“食得安”


  我国的食品安全属于分散管理模式,即监管职能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无缝隙”管理,清楚地界定一些食品管理的职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监管环节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就会导致有害农产品、食品最终还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各级政府为丰富百姓的餐桌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除了关心“菜篮子”、“米袋子”,还应该关注篮子和袋子里的食品安全,既要让老百姓“食的全”,又要保证“食的安”。

  食品安全风险在加大
  
  中国经济时报:食品安全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热点,从 “三聚氰胺”、“瘦肉精”到 “膨大剂”、“催熟剂”,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眼下,“地沟油”产业链经媒体曝光后又引发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作为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专家,在你看来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如何?
  
  张云华: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可以说是 “问题与成效同在”。
  
  为什么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第一个原因是随着农产品流通比例的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在加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过去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农产品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农产品商业化率的提高,农产品在流通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相比过去而言就变大了。
  
  再一个是农产品的生产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是水、空气、土壤受到的污染日益加重,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外部环境问题。这些外部环境在不断恶化,一些有害物质不断渗透到农产品生长环境中,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威胁。
  
  最后一个是,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多。过去销售的农产品都是初级农产品,现在销售的农产品更多的是非初级农产品,一般都会经过初加工或深加工的过程。对农产品在技术上进行一些处理,比如增加保鲜时间长度、优化口感等,这些加工环节对农产品自身的安全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防腐剂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农产品安全。
  
  在以上三点中,商品化和加工程度提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内部因素,而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变化是外部因素。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质量比以往增加了安全风险,这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我们知道,产业链的环节越多,农产品的安全风险就会越大。目前,农产品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形势都在不断恶化,这就要求监管部门需要比以往更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媒体和公众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从三聚氰胺牛奶到瘦肉精猪肉,给大家的感觉好像是现在吃东西都没有安全感了。吃什么大家都在疑惑,是不是有什么残留?食品安全给公众心理上带来的不安全感日益严重。
  
  但从现实来看,近几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大的,对高毒、违禁农药,高残留兽药和违禁添加剂的管理都有所加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理顺。
  
  但这些管理上向好的趋势,还是难以适应农产品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虽然政府的管理在改善,但同时管理的难度和农产品不安全影响因素也在增加。两方面都在增长造成的状况就是,政府部门一直都在加强监管,体系也在不断成熟,但现实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政府监管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各国政府都实行严格的监管。我国应该如何依靠体制机制来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
  
  张云华:总体上讲,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监管的问题。我在自己的著作中也讨论过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问题。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主要应当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个是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一个是食品产业的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从政府管理体制上讲,仅有政府监管是不够的,政府只做监管不做服务也是不够的,政府既要做好监管也要做好服务。因为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公益的性质,政府不仅要监督企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还需要进行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比如指导企业改进保障食品安全工作。另外,除了监管和服务之外,政府还应该对生产者有一定的经济激励措施。当然,这种激励的形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豆芽 总体 品种 定位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