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药信息

周曙光:农药界的“爱因斯坦”


  “我出生于教师世家。”周曙光的父母、舅舅、舅母以及外公等人都是教师,掐指算来,家里当老师的还不少。从小,周曙光是个话不多的人,上初中、高中那会,他更少说话,三年读下来甚至有些女生都没怎么说过话。但他只是不善表达。数学、物理、化学都是他的长项,尤其是一些实验课,老师需要有同学上台示范,他都积极举手。

  中考那年,周曙光的分数不错,衢州中专和龙中让他选择,他选了后者。但高一那年,父亲离世,这让周曙光在今后的择业道路上多了些忧虑。

  1988年,周曙光从无锡轻工业大学(现为江南大学)的轻工业部的化妆品专业毕业。“选这个专业,只是出于好找工作,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爱好。”幸运的是,1992年,周曙光这批大学生赶上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班末班车,当时学生若不服从分配并且要跨专业就业,必须得交4000元,“哪有这个钱,我还是安安稳稳服从分配。”

  那时,周曙光曾也有机会去浙江一所轻工业学校任教,家里考虑到已经有这么多教师,希望他尝试其它行业。就这样,1992年夏天,周曙光进了杭州一家食品厂从事香精香料研发。这份工作,周曙光不满意,而且当时交通不如现在这般便利,周末回去探望母亲和妹妹极为不便,“我想找一份离家近一些的工作。”

  曙光终迎来“曙光”

  没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了一年多的操作工,集团欲召集一批做工艺,主要搞项目研究。周曙光这个小伙肯吃苦,又是大学生,集团领导就想让他“试一试”。

  比起刚从学校毕业,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周曙光似乎更能明白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车间的那段操作工经历成为了我个人宝贵的财富。”

  1997年,在实验室里的周曙光发现,草甘膦的各种数据出来后表明有物质不平衡因素,他由此怀疑可能有不明气体释放。“我性子很急,发现问题后就会想尽办法马上解决。”这也是他为何后来能在化工界取得卓越成就的主要原因。通过文献查询,他每日关在实验室做试验论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就像爱因斯坦做小板凳那样,通过三个多月的实验论证,他得出现有工艺草甘膦生产工艺中有副产物氯甲烷的产生,而这种化学元素正是有机硅单体合成的主要原料,回收成本比合成氯甲烷更低。

  就当年来说,每生产一吨草甘膦产生一吨氯甲烷,一吨氯甲烷的合成成本为3000元到4000元,而一吨氯甲烷的回收成本却只有300元到500元。按每吨节省3000元左右计算,新安化工现有8万吨能力,只此一项就产生效益2亿元人民币以上!

  这组数据太令人震惊,周曙光令集团领导刮目相看,领导拍板,“相信你,集团就花300万试一试吧。”这便是现在众人所知的周曙光和他的“草甘膦副产氯甲烷用于甲基氯硅烷单体合成新工艺”的故事,也是他和它,成就了新安化工的草甘膦、有机硅两大产业在全球行业的地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度 其它 数据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