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草甘膦
进入春季,传统春耕行情又成市场关注重点,并引起市场关注再次投向昔日“明星”草甘膦。在媒体对草甘膦现货价格的密切跟踪和股票市场的数次波动下,投资者不禁感到迷惘:草甘膦后市究竟有无机会,机会何在?
据此,大智慧通讯社(微信号DZH_news)就行业关键性问题采访了实业人士及行业专家,得出的统一意见是环保将继续引领草甘膦热点,但后市如何发展,则需从产业面和政策面上作预测。
产业面:大小厂存环保成本差异,致“草甘膦热”出现
众所周知,化工产品最受关注是生产中废水、废气的排放问题。国内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也逐渐在形成严格的监管机制;对于草甘膦生产企业,从国内规模较大几家上市公司的环保上投入可见一斑。
据了解,各涉草甘膦的上市公司近年年报中均显示,各公司在环保上的投入都在千万(元)级别,有公司目前在环保上的投入已累计超过3亿元。
但该类程度的投入在市场上并非常态。数家上市企业内部人士指出,尽管大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毫不心软,但市场上更多的中小企业却依旧维持偷排、乱排的现状,几乎不存在环保费用。
“这种不公平、极度不规范的竞争已持续多年,”江浙某上市公司领导如此表示,并粗略计算了大小厂的环保成本差距,“平均算下来,大厂比小厂在环保上的投入,累计多出了至少1亿元。”
对于上述“指控”,江浙部分小厂亦坦承基本属实。“草甘膦技术门槛并不高,搞到资金就能上马,如果不加装排污设置,而又无登记生产,监管部门也很难查到,日子过的并不差。”因此,正是由于有草甘膦的这种环保不规范的情况,加上草甘膦价格持续上调同时推动了利润增长,自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厂商也将目光投向了草甘膦这块热土。
据沪上某券商统计,仅在2013年全年,国内新增的中小型产能(低于1.5万吨/年)累积增长了约15万吨/年,占同年国内草甘膦总产能的27.28%(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目前,草甘膦全球产能在80万吨以上,我国可提供50~55`万吨。其中,乐山福华现有草甘膦产能12万吨/年,新安股份(600596.SH)为8万吨/年,江山股份(600389.SH)为7万吨/年,扬农化工(600486.SH)为3万吨/年。
**政策面:“后环保核查”时代到来**
由于政府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空前,特别在今年刚结束的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口号,让众投资者对草甘膦后市看法出现转折。
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针对草甘膦的环保核查行动已经启动。但由于市场未见执法效果、核查结果迟迟未公布,引发投资者对该项环保核查存疑,市场对草甘膦环保预期也日渐走弱。
但现在,由于政策导向原因,这股“已经有些走弱的环保预期”在逐渐恢复。业内有更多人相信,草甘膦环保问题有望在2014年解决。
同时,亦有人将两会后的环保核查称为“后环保核查”,以与2013年的“不作为”情况作出区分。
但尽管是“后环保核查”时代,但核查的具体内容和检测标准并未出现变化。在去年草甘膦环保核查之初,环保部等部门发出了《环保核查指南》(下称《指南》)作为核查标准。
沪上某高校化工系教授针对上述《指南》做出解读,表示在针对企业环保工艺和设备等的6个核查项目中,有5项涉及废气、废水、母液、固废等。
“也就是说,如果草甘膦企业产能在1-2万吨/年左右,那么按照《指南》,企业用在三废治理上的投入至少6千万,多则上亿元。这对中小企业来讲根本不可能,因此如果该政策能够彻底执行,核查将逼迫中小企业出局。”
此外,业内更多投资者希望国内草甘膦能够形成类似染料的寡头,以整合行业资源,并提高环保水平。
据此,华南某券商分析师表示,寡头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但短期内很难实现。
“没有全产业链没有环保的企业不可能长久,大厂草甘膦的环保单位成本本应该明显小于那些1万吨/年的小厂,等规范行业标准后,优势企业体现出优势才是行业景气的一个峰值,”他说,“但就短期来看,一些大厂亦在环保上出现纰漏,(但并不代表大厂的环保问题比小厂严重),因此等到大厂的环保问题过去了,成为行业寡头才能为市场接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4-3-20/20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