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中非农业合作坚持“授人以渔”(权威访谈)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陆续开工 着力提高非洲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 张意轩
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问:首先想请韩部长介绍一下,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成效如何?
韩长赋: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农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农业部门积极推动农业高层交往,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和农技示范推广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中非合作论坛援非农业举措进展顺利。中国政府承诺援建的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已陆续开工建设,部分示范中心已竣工。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专家帮助发展农业生产。去年,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将援非农技示范中心增加到20个、派遣50个农业技术组、建设清洁能源项目等援非农业举措,农业部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农业部每年与非洲国家农业部门互派20多个农业技术交流团组,分别与莫桑比克、安哥拉、埃及、塞拉利昂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展了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此外,自2004年以来已为非洲国家培训了4200多名农业管理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南南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受援国政府实施了三方“南南合作”,已先后向7个非洲国家派出了8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用于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四是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农业部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农业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务实合作。这些举措,一方面示范推广了我国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了管理和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发展农业及粮食生产,深受非洲各国政府和百姓的欢迎;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和技术人员勤奋劳动和扎实工作,以及双边的深入交流,传递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巩固中非世代友好关系。
帮助非洲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问:中国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18.53,0.18,0.98%)自给,这对中非农业合作有何启示?
韩长赋: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经过努力,中国已经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实现了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受国际粮价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境外农业投资较为活跃。企业从事境外农业开发合作,从总体上有利于增加驻在国粮食供给,改善全球粮食供给状况,但必须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需要非洲政府和人民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增强非洲国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国与非洲开展农业合作,坚持“授人以渔”,始终致力于逐步提高非洲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对企业在非开展农业合作开发持积极态度,支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非洲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中非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问:您认为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重点是什么?中国政府如何支持企业开展中非农业合作?
韩长赋: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万里,但在农业生产、贸易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今后中非农业合作,要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双方高层往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多双边合作机制。二是围绕提升非洲粮食安全水平,全面拓展中非农业合作领域。三是强化技术交流合作,逐渐提高非洲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企业经贸投资合作。五是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农业合作方式。
中国积极鼓励中方企业赴非开展农业合作,鼓励双方企业不断提升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部将以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为契机,继续鼓励和支持我国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到非洲国家进行农业合作,积极为企业赴非开展农业合作牵线搭桥,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将中国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非洲推广运用,提高非洲国家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同时,还将积极与非洲国家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为我农业企业赴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争取有利政策、条件,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10-08-17/10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