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者风采录


  20世纪60年代,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茶叶出口。当时我国茶叶农药残留分析还是空白,陈宗懋受命开展此项研究,开辟了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新领域。近50年来,他先后进行了4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了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农业部标准。

  上世纪DDT、六六六之类的农药因为杀虫效果好、价格便宜,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但就是不易分解。陈宗懋首次提出了茶叶中DDT和六六六残留水平徘徊不降的原因以及污染不是来自土壤或水源,而是空气漂移的论点,开展了按照农药常用参数和主要生态条件分析茶叶农药残留水平的预测研究。用简易参数和公式对一种作物预测不同类型农药在使用后的残留水平,在国际上属首次。研究成果经鉴定具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次以及专利1项。

  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拓了茶园化学生态学研究新领域,从“茶树-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间的化学通讯机制着手,明确了害虫定位茶树和天敌寻觅害虫的化学生态学机制,揭示了在一种植物上不同害虫诱发产生不同挥发性化合物以引诱各种天敌的现象,为寻求害虫防治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20世纪70年代起,陈宗懋院士多次向农业部等部门提出在茶叶中禁用高残留和剧毒农药,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建议。1996年和1999年,分别向农业部提出在茶叶生产中禁用高残留的农药品种二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的建议,得到了农业部、化工部、商业部、卫生部专家的认可和采纳,并分别于1997年6月和1999年11月颁布在全国实施。针对国内出口茶农药大量超标的现状,提出建立生产基地和更换农药品种的建议,并向农业部建议茶叶生产中禁用农药名单,受农业部和各省邀请在各地举办培训班20余次,对降低我国出口茶的农残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超标率由1999年的80%以上降至2006年的17%,得到国际公认和茶业界的好评。

李宁:要把克隆技术做到“傻瓜化”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有一个人用他的勤奋和执著在动物体细胞克隆、动物生物反应器、畜禽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在这些高科技领域占据世界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4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李宁领导他的科研团队,在利用转基因克隆研制的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仅用5年的时间就走过了美国科学家13年走过的路,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2002年4月27日,他成功地利用体细胞克隆了我国濒临灭绝的黄牛品种———中国红系纯种冀南牛,属国内首次,为我国珍稀动物品种的保护探索了新的途径。随后,一系列成功接踵而至。2003年世界首例以冷冻卵母细胞为胞质供体的体细胞克隆牛在李宁的课题组成功培育;同年,以冷冻克隆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获得了一批体细胞克隆高产奶牛;2004年,加拿大政府赠予的世界顶级种公牛“龙”被成功克隆并获得2头健康的克隆个体,为大规模扩繁优质种公牛铺平了道路。

  在克隆工作的基础上,李宁及其团队构建了稳定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基因、人α-乳清白蛋白转基因、人岩藻糖转移酶转基因克隆牛和人溶菌酶转基因奶牛,并获得了高效表达。2006年1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完成了转基因克隆奶牛的“再克隆”,表明我国克隆技术又进入新的高峰。

  2005年8月5日,李宁及其团队独立完成的首例体细胞克隆猪诞生,由此我国成为继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及德国后,第七个拥有自主克隆猪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在畜禽基因组的研究中,李宁还利用国际上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较系统地对我国地方动物遗传资源的优秀基因进行了原创性的挖掘和利用,分离克隆了一批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在其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中,李宁教授考虑更多的,是将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推向产业化。他把将克隆技术做到“傻瓜化”作为目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该技术真正造福于普通老百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玉米 油菜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