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从更广阔的视野思考粮食安全问题


  土地是一种资源,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在农业社会时代,绝大部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到了工业社会,特别是现代,它越来越多地要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进行重新分配。如果土地资源使用的再调整速度,不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可能粮食生产较为稳定,但会发生建设土地价格和房价暴涨的后果,最终虽然粮食价格可能平稳没有影响人民食品方面的生活,但有可能因地价和房价上涨过快而影响人民居住消费方面的生活,或者因生态用地减少而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

  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人多地少,现在又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既要考虑发展过程中的交通、工业、商业,基础设施、居住、城市公共等用地,也要考虑生态的恢复,如退耕还湿还林、退牧还草等,在常规的农业技术和土地分配思路下,在处理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关系上,实际会陷于两难处境。如果不从一个更大视野去系统地综合地考虑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出粮食安全与工业化用地的两难困局。

  首先,保证粮食安全,节约粮食用地,要加快农业的技术进步。仅仅就施肥来看,由于技术落后,虽然中国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但却使用了世界35%的化肥。目前中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仅为15%~20%,钾肥利用率也不超过65%。而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如果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长效缓释技术的复合肥料,肥效将提高30%,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产量将提高20%以上。而且,不仅农业产品可以大规模增产,大量节约耕地,同时还可以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也减少由于生产化肥形成的资源浪费和废气排放。

  其次,要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由于家庭经营的承包规模太小,导致经营成本相对很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国家虽然种粮补贴等规模较大,分摊到每个农户很少,与出外务工相比,种粮不赚钱,加上农业不再交税,不种田的机会成本为零,实际上导致了农民将大量的田地抛荒。如果以5%计算,全国抛荒耕地达9000万亩。因此,稳妥但必须加快耕地的流转和土地集中,使农业生产向现代适度规模农业转型。

  我曾经在北京去往广州的旅途中,在晴朗高空看过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村庄非常密集,所占土地的面积几乎在30%左右,分散和平面化居住及办企业方式,土地的浪费实际上很大。城市化过程,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多层楼房居住方式,和多层厂房生产方式,无疑会节约用地,会促进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的学者对此有异议。确实,从短期看,可能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人口,既在农村留有住宅,又在城镇中需要住房,可能增加了住宅用地。但是,从长期看,农村一定会合并,一定会减少,一定会腾出村庄公共用地和宅地,变为农田;更重要的是,10个劳动力种的耕地,村民转移后,最后由3个人种,土地的集中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抛荒率下降。这两个途径,无疑会促进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关键的配套措施是,要对占用土地资源多的别墅、低层、平面宅院和厂房,课以较重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再次,通过整理土地,增加耕地。除了推进城镇化,逐步撤村集中腾出土地外,在不影响生态用地的前提下,对一些可耕的荒地,对一些经过投入基础条件后可变耕地的沙漠,对一些可利用的滩涂,包括对一些开发区圈而未用的原耕地等,投资整理改造为耕地。这里的关键,一是对建设圈地而不用的,特别是对囤积土地的,要处以重罚,对不符合规划,并无资金能力进行建设的,应当坚决收回土地归为农用。二是对一些可整理为耕地的上述土地,国家要延长土地使用年期为999年,出让给投资者,明确其长期使用土地产权,使其有投入的积极性,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增加耕地。

  第四,随着居民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特别是技术进步逐步减轻人民体力劳动的消耗,使整个饮食结构中,粮食消费的比例将下降,而用地较少的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食品消费比重将增加,并替代土地来生产食品。这是一个规律性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在政策上鼓励用地集约性的农业产品的生产,包括在税收优惠、政策性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耕地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