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留住县域好老师,留人也需“留心”


留住县域好老师,留人也需“留心”

侯馨远

  

  县域教育要强,关键是要留住人才,尤其是教学好、能力强、经验足的优秀教师。要想既留得住人、又留得住心,真正激发出优秀教师的教学能量和工作热情,需要用制度育人、用激励留人、用关爱暖人、用氛围感人。

  近日,《“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印发,部署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工作,强调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同样对“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教师流动手续;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短时间内,两次出台“硬措施”,足见县中教育的重要和办好县域基础教育的迫切。

  办好县域高中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县域”的特殊意义。县域是城乡间重要的枢纽单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空间。县域内各项公共服务水平,往往最能体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程度。县域基础教育建设,又是最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影响最深远的环节。在县城学校里,有不少肩负家庭厚望的“农门”学子,他们怀揣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憧憬,向往着在县城接受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发展边界。但不可否认,当前县域高中客观上还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升县中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不仅是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及时之举,更是增进农民家庭发展机会与获得感的长远之策。

  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生源流失,是近年来县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亦从侧面折射出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倾向由薄弱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实。在对高考升学率的追捧中,各地区、学校之间争抢优质生源、优秀师资的“掐尖大战”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学校,在竞争中往往占有绝对优势,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一方面,面对越发激烈的成绩竞争,许多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更好的学校”,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内卷”、焦虑。另一方面,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乃至老师认为自己处于学校“鄙视链”的末端,斗志低迷,甚至选择“躺平”。破解这些问题,必须找准县域这个突破口,切实促进县域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同样的道理,县域教育要强,关键是要留住人才,尤其是教学好、能力强、经验足的优秀教师。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各方面条件相对弱势,要培养出好老师实属不易。面对外界竞争,留住好老师则更难。这次国家出台的“硬措施”,正是打到了问题的“七寸”,瞄准县域教育的“留人”难题精准发力,以留住好老师推动好学生留下来,进而实现县域教育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但也应看到,“硬措施”只是稳住好老师的一方面举措。要想既留得住人、又留得住心,真正激发出优秀教师的教学能量和工作热情,需要用制度育人、用激励留人、用关爱暖人、用氛围感人。

  可以看到,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除了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县中教师的补充力度,依照标准条件及时补充县中教师;要健全县中教师激励机制,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适当向县中倾斜,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要提高县中教师队伍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县中校长和教师骨干示范培训等,促进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些都是提升县中教师数量与质量,为县中教师提供良好待遇保障、创造宽松成长机会的实在举措。

  此外,营造重视、关爱、尊重县域基础教育人才的浓厚氛围也很重要。要通过倾斜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等举措,树立这样一种导向:在县域教学和读书并非“低人一等”,在这里同样可以收获尊重、收获价值、收获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既留住人,又留住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加大宣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