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洪门葡萄:从走出庭院到开门迎客


  

  

  

  

  今年的洪门葡萄文化节上,游客在葡萄园内采摘。

  一个地处沂蒙山腹地的小山村,仅有200来户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民在庭院里种葡萄。

  今年8月下旬,小山村举办了第九届洪门葡萄文化节,两天接纳游客超8万人。葡萄采摘、土特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项收入达200多万元。

  曾经的大山深处,曾经的庭院深深……如今,因为这个小山村30多年来的坚持,让她通过洪门葡萄这一品牌农产品,走出了大山,走进了更多人心里,让她成为了一处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

  这里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洪门村,这里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旅游示范点”“富民计划庭院经济示范村”……

  

  坚守不易 小山村挺过“三大难关”

  洪门村种葡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响应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洪门村人顺势就选择了葡萄,开始家家户户在庭院里栽下葡萄树。

  “当时只是庭院栽植,小打小闹,很难形成经济效益。村里户户都种,只能送送亲戚朋友,很多葡萄都是熟透了掉在地上。”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太回忆说。

  有规模才能有市场、有效益,1992年,王光太和村“两委”研究决定,让庭院葡萄走进大田,建百亩葡萄园。然而,在当时那个刚刚温饱的年代,如何说服农民口粮田里不种粮食,是“想长大”的洪门葡萄面临的第一个难关。

  “没好办法,就是党员干部带头,亲戚朋友硬推。结果,当年葡萄效益就比种粮翻了三番。”王光太说。很快,洪门村就发展龙眼葡萄600多亩。

  然而,刚刚长大的洪门葡萄很快就遇到了第二个挑战。由于品种单一,到了1996年,葡萄价格一落千丈,每斤只能卖到2毛钱。王光太心急如焚:“先后四次到山东省农科院葡萄研究所、平度的大泽山葡萄基地学习取经,还请专家来现场诊断,最后采取了高头绿枝嫁接的办法更新品种。龙眼变成了巨峰,由于技术过关,达到当年嫁接当年结果,次年丰产。”

  品种改良又让洪门葡萄坚持了七八年。到了2005年左右,果品竞争进一步加剧,洪门人小家小户的生产模式已经落后。2010年,洪门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模式开始引进,全程统一的服务开始推广,第二年,就有本村和周边村的300多户加入合作社。

  

  品牌长大 洪门人拥抱“融合时代”

  30多年在磨难中成长,洪门村先后引进各类优质葡萄品种100多个,通过对比试验,优中选优,使洪门葡萄形成了“巨峰”“提子”“玫瑰”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带动周边种植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年产量约270万斤。

  “差不多十来年前,俺这里葡萄要熟了,就会来不少人,开着车,走走转转,摘葡萄,还打听有没有别的好吃的。”74岁的老农民葛玉法说。从那时起,老葛开始在家门口摆起摊位,葡萄、山鸡蛋、鲜花生等土特产越卖越俏。今年8月的每个周末都能给他带来千把块的收入。

  也就是在2010年前后,如何擦亮洪门葡萄品牌,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进村,摆在了洪门人面前。

  把葡萄种满村里的大街小巷,铺设石板路,完善老井荷塘,建设文化广场……洪门人开始行动起来。在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下,2011年,首届洪门葡萄节开门迎客,当年就引来游客约5万人次。与此同时,洪门人走向品牌创建之路,2015年注册“红葡香”商标,2017年取得了国家绿色认证,2019年6月,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在洪门怡新精品采摘园,管理员、技术员王祥满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红葡香看起来像提子,果实饱满,成熟后可以长期挂树,极耐贮存,同时因为是大棚培育,不打农药,只使用有机肥料,成熟时间早,比起普通葡萄口感更好,也更甜。采摘价格在15元一斤。

  在品牌成长的同时,洪门葡萄的产业融合之路也在一路成长。遵循编制的《洪门村发展“农家乐”旅游的规划方案》,村子引进山东泉兴集团,投资2.6亿元,已完成30余栋农家乐别墅楼建设,打造了以葡萄、石屋、石墙、石路、古树、老井、河塘为山区特色的民宿庭院,不但让游客能摘、能玩,还能吃、能住,形成了以餐饮、生态观光、葡萄采摘、农家住宿为主要内容的“一点一品、一家一味”,具有山区特色的美丽新农村“民宿旅游”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品种 提子 嫁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