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毛文娅:回到黔西南大山里奋斗的女羊倌


  

  

  

  

  毛文娅的黑山羊加工产品进入超市。资料图

  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磨舍村是一个贫困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石漠化高达70%。“小时候我家都吃不饱穿不暖,一家7口人一年要交1000多斤公益粮,常年吃玉米饭。过年的时候放些稻谷,预示着来年有个好彩头。”获得“黔西南州养殖大户”“贵州省优秀创业女性”“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致富能手典型”等称号的毛文娅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感慨不已。

  今年44岁的毛文娅出生在黔西南的大山中,当过老师,在国企上过班,下岗后自主创业。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她在2010年回到了磨舍村。“那年我回到老家,看到村里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地都荒废了,感到很可惜。”看到自己家10余亩田地荒废着,毛文娅和朋友流转了包括自己家地在内的600亩土地种植桂花树和紫荆花树。

  树种上了,杂草长起来了,林下除草的问题也来了。“那时候看到杂草头疼呀,雇人除草一年就花了十几万元。”这时候,毛文娅萌发出一个想法:能不能把树下的草利用起来发展养殖业?

  兴义市是“中国羊肉粉之乡”,这里的人爱通过吃羊肉祛湿,但羊肉好吃羊难养,限于地理条件和养殖技术等多种原因,兴义始终没有一个上规模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养殖风险太大,家里人、亲朋好友不支持,合伙人退出,可倔强的毛文娅没有退缩。

  2011年,毛文娅创办了兴义市众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黑山羊养殖的历程。从亲自到云南建水县引进50头优质种母羊开始,毛文娅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带着工人种草、割草、喂羊,从见针就怕到学会给羊看病打针、防疫驱虫、接生以及掌握养殖的所有环节,并且独创了一套特殊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使本地黑山羊的双羔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85%,双羔存活率达到95%,肉羊屠宰净肉率从原来的30.5%提高到51.5%。凭借优秀的羊肉品质,毛文娅养殖的黑山羊还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三品一标”认证。

  “养殖黑山羊的过程中,冬季草料缺乏是个问题。我就发动村里人种植青贮玉米,收购当地农户的作物秸秆、干草等原材料,制成饲料饲养牲畜,解决冬季草料缺乏的问题。”毛文娅介绍,养殖场每年收购带包玉米达二三千吨,带动当地农民种植青贮玉米1200多亩,每亩收入从原来的750元增加到现在的1450元,仅此一项,就使得周边400多农户亩产值提高了近两倍。此外,每年农忙时节,公司雇佣的临时劳动力达到2500人次,其中女工就有2000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2013年,作为创业能人,毛文娅怀揣着政府和村民的信任,当选为乌沙镇磨舍村村委会副主任,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她的肩头。她请来专家对喀斯特地貌地区草地畜牧业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带领老百姓用发酵的农家肥和羊粪来改良土壤;提出磨舍村农业产业规划,将其打造成绿色食品之村,宣传生态种养的观念和技术……毛文娅为磨舍村及周边村寨绘就了打造兴义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山羊养殖基地的蓝图。在磨舍村一个又一个被牧草和鲜花装扮的山头,在磨舍村越走越敞亮的脱贫奔小康道路上,毛文娅真正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的一次飞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羊肉 养殖基地 除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