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蜂农在查看蜂箱。
编者按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正处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关键期。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树立一批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典型。为此,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各地推荐的基础上,遴选出24个典型案例,它们在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品牌创建、服务小农户等方面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期开始,我们开设“合作社典型案例”专栏,聚焦典型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以飨读者。
北京市密云区一直有养蜂的传统,这些空中精灵不仅不占用耕地,而且能够帮助植物授粉,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有“绿色精灵”的美誉。
好山好水出好蜜,好蜜还需好经营。日前,记者来到坐落在密云水库边上,群山环绕的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探访合作经营如何引领当地养蜂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助推地方经济。
抱团克服“散弱”,规范提升品质
整洁的院落,成片的厂房,精致的墙面宣传……52岁的李定顺是合作社负责人,虽年过半百,却依然显得年轻俊朗。“我之前在供销社工作,对这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之前蜂农的蜂蜜都是小贩收购,不仅压秤、压价,而且不给现钱,一瓶蜂蜜卖不到一瓶矿泉水的价格。甚至有蜂农蜂蜜卖不出去,拿来喂猪。”提到2000年初遇到的情况,李定顺依然痛心疾首。
好蜂蜜卖不出去,让大家意识到抱团的重要性。于是,2004年,在李定顺的带领下成立了合作社,37户蜂农加入。“我1996年开始养蜂,2004年加入合作社。我们必须走合作经营之路,不能单打独斗,又养蜂又开拓市场,没有这个能力。”54岁的赵金海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成员,从最初的三十几群蜂到现在的400群蜂,这无疑是合作社成长壮大的真实写照。
“2004-2007年,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来探索。”边规范边发展是合作社的准则,只有先定好规则,才能保持发展的有序长久。规范重点是明晰产权,考虑到养蜂的特殊性,合作社仅支持资金入股,每股100元,最高入股2万元。年终根据交易量和股金进行分红,其中交易量占60%,股金占40%。“加入我们合作社,没有大的门槛,首先要真心热爱养蜂,其次是需要养50箱以上的蜜蜂,要把养蜂当一项事业来做。”李定顺说。
除了制度的规范,服务更要规范。为此,合作社提出“七统一”,即统一蜂种,统一生产资料配送,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检测指标,统一品牌销售。
通过调研,合作社选定了意大利蜜蜂作为养殖蜂种。与本土的中华蜜蜂相比,意蜂个体大,群势强,不易分蜂,产蜜量高。合作社到专门的研究机构购买蜂种,免费分发给蜂农,并在繁育、饲养方面加以指导。
2004年,快递业还不发达,蜜蜂生病需要蜂药,蜂农只能通过邮局打款,厂家邮寄。时间一长,最好的治疗时期就给耽误了。如果提前购买,又会出现失效浪费的情况。于是,合作社和厂家直接联系,统一采购药品,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让蜂农随时需要随时购买。
不仅是蜂种、蜂药,合作社还统一购进蜂具。蜂箱、蜂蜜桶、摇蜜桶……以前,蜂农都是自己制作或购买蜂箱,摇出来的蜂蜜直接储存在自家的缸里。有了统一的规范,蜂蜜的品质自然有了保障。
为了更好地方便蜂农,合作社购进了4台货车。两辆敞篷货车给社员运送包装桶等生产资料以及回收蜂蜜,一辆封闭货车用于大宗订单的运送,一辆面包车平时机动备用。
2007年,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花彤,品牌logo整体设计是一只绽放着的野芙蓉花,预示着合作社的未来蒸蒸日上。同时,合作社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GMP标准车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全自动蜂蜜生产线。不仅在密云城区开设了两家实体专卖店,还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
提升科技水平,实现智能管理
6月20号,荆条花开始流蜜,一直持续到7月底,花期长达40多天。眼下虽是销售淡季,却正是一线蜂农生产的旺季,蜜蜂忙人也忙。穿越蜂海,听到的是劳作的声音,闻到的是甜蜜的气息;走进摇蜜间,摇出的是丰收的甜蜜与喜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16/20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