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画一幅不褪色的乡村美景


  焕然一新的迎河村离不开村民的自主管护。“村里有9个人组成专门的长效管护理事会,负责维护和监管公共设施,还有3名保洁员,每家对房前屋后有‘三包’责任。”王丹介绍,“村子变美后,大家都更爱护了,把它当成自己的事。”

  不只在迎河村,在斑竹园镇邢湾村,规划阶段就多次召开“稻场会”,讲清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和内容,听取村民意愿和建议,让群众主动参与,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在天堂寨镇渔潭村,设置保洁员公益岗位,公共卫生一天一打扫,制定村规民约,号召村民主动维护自家门前卫生,制止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

  为实现从政府为主到群众主体的转变,金寨坚持“县指导、乡(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原则,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管护考核奖补,村集体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投入管护,结合各村实际确定村庄管护和考评办法。同时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监督作用,厘清管护责任,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着色:抓住特色强产业

  金寨是红色的,这里曾先后走出12支主力红军队伍、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金寨又是绿色的,全县拥有林地440万亩,森林覆盖率75%,是六安瓜片原产地。

  丰富的红、绿资源,带动了全域旅游发展,也激活了美丽乡村的“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

  大别山环抱中,茶园景观成秀,茶谷步道曲径通幽。位于油坊店乡的六安茶谷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6000亩,茶园面积3500亩,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随处可见。

  茶季已过,但油坊店乡面冲村茶农张新梅还在茶树间忙碌着。随着地方特色品种黄大茶的开发,让她又多了一季收入。“我们种了十多年茶,茶谷建成后,收入提高了不少。”手上片刻不停,她给记者算起了收益账,“家里种了6亩多茶,每年4月到7月,瓜片上市,有6万多元收入。再种一季黄大茶,每亩又能收入6000多元。”

  怎样让乡村的美不褪色?特色产业支撑是基础。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金寨县以每个美丽乡村都有特色产业为目标,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以全域旅游为背景,布局了东南茶谷文化区、西南养生休闲区、中西红色文化和传统村落区、城郊观光体验区四大乡村旅游版块,彰显地方特色。

  眼下正是葡萄采摘时节,在古碑镇七邻村的金杯葡萄庄园,夏黑、醉金香、大地红等优良品种硕果累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为保证葡萄品质,我们施农家肥,用泉水灌溉,进行全封闭避雨种植。”负责人许修地介绍,2014年,他从省会合肥返乡创业,流转近200亩土地,建起了葡萄园,如今每年销售额20多万元,带动近50人就业,其中有9户贫困户。

  “一村一品,一村一色”。为了构建美丽乡村的长效产业支撑,金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打造茶谷文化村、养生度假村、红色文化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在大别山间画出了一幅异彩纷呈的乡村画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桂花 茶园 相结合 葡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