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人才培养,从“漫灌”到“滴灌”


  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是两种不同的灌溉方式。顾名思义,前者粗放、浪费资源,后者精细、节水高效,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人才是重中之重。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推进人才振兴,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但在有些地方,尽管声势浩大,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效果却难有把握:该花的钱花了,该上的课上了,但学员素质能否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却不甚了了。

  怎样解决这对矛盾,让农民培训叫好又叫座?最近,记者在浙江采访发现,作为省级农民培训的大平台,浙江农民大学成立5年多来,紧跟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协同多方力量,在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的“三农”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做法和经验颇具借鉴价值。

  

  纵横协同,同池蓄水

  提起“千万工程”,很多人都会想到,2003年浙江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如果说,聚焦于环境整治,那么,翌年同名的“千万工程”,则聚焦人才培养,其全称为“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根据计划,5年内,浙江将培训1000万农村劳动力。

  政府买单,免费培训,自然大获农民欢迎。5年结束后,浙江继续“加码”,围绕加强农村“双创”实用人才培训,聚焦实用型、技艺型和创业型,2011年起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十多年间,浙江久久为功,各部门、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为推进城乡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尽管成效不可谓不大,但擅长思考的浙江领导,还是感觉到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农林水、工青妇,各个部门都在搞培训,能不能把“一家一根管子”,变为“一个池子蓄水”?一方面,可以整合资源、统一筹划、提高效率,是培训本身进行完善提升的需要;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十年,涌现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诸多新型业态,是产业本身要跨界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托浙江现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整合各自成人教育培训资源,成立浙江农民大学。

  在模式构架上,浙江农民大学阵容豪华:横向上,整合了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等9家单位,实现人员、场地、师资等共建共享;纵向上,则实行省、市、县三级构架,省级“农民大学”9个校区,市级“农民学院”11个分校,县级“农民学校”89家。不另起炉灶,而是整合各类涉农培训机构资源,采取大平台作业。

  浙江农林大学是省级农民大学的主校区,该校副校长金佩华告诉记者,不同于常规全日制学校,浙江农民大学不搞长时间的集中教学,而采取见缝插针、快办快学的模式,相对来说,更灵活、更高效,但由于机构庞大、成员复杂,管理难度自然也更大。因此,要保证这艘“航母”有序运作,体制机制的设计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浙江农民大学有个校务委员会,宏观指导学校建设发展,章程特别规定,校长兼委员会主任由省委副书记亲自担任,第一副校长兼第一副主任则由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担任,便于整合协调。同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教学管理中心:前者设于省农办(现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协调全省各个涉农厅局的各项培训计划和资源,再统一派往各家培训单位;后者设于主校区,具体统筹三级培训体系共109家培训单位的师资、教材、课程、基地等资源,以及开展培训管理和教学服务等工作。

  5年来,浙江农民大学已先后培育出45万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这些人中,许多正是浙江“三农”发展的绝对骨干,引领着新业态、新模式的每一个进程,已经成为浙江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因材施教,因产施教

  从“漫灌”到“滴灌”,浙江农民大学从顶层设计上,扭转了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将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又把各个厅局、各个地方的培训需求,与各家培训单位有效对接,实现供需结合、精准输送。

  与社会上各类培训班不同,浙江农民大学讲究的是实在、有效,否则,农民有可能掉头就走。相对而言,培训对象类型更多,行业分类更复杂,学历层次和文化程度差异更大。对此,大平台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紧紧围绕产业,因材施教,因产施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漫灌 食用菌 滴灌 农民培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