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这里的鱼是怎么变多的?


  

  

  

  

  洪泽湖银鱼喜获丰收。资料图

  

  

  

  

  渔政执法检查现场。资料图

  阅读提示:

  近年来,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渔业资源发展方式,形成了限额捕捞、依法治理、社会增殖、产业发展一体建设的新机制,闯出了一条生态美、资源足、产业绿、渔民富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渔管办)以限额捕捞为切入口,先后对河蚬、河蚌、螺蛳、银鱼等特色水产品实施限额捕捞、依法治理、社会增殖等一系列措施,历经6年的探索实践,湖区渔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洪泽湖河蚬资源由2013年2.2万吨的历史最低水平,恢复到目前的10万吨,基本与历史最高水平齐平;代表洪泽湖生产力水平的河蚌、螺蛳等底栖贝类,也由10年前的9万吨上升至目前的26万吨;银鱼资源已由5年前的280吨上升至530吨。

  “通过限额捕捞、依法治理、社会增殖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洪泽湖渔业实现了由过去的‘以量取胜’向如今‘以质取胜’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湖区的生态资源修复和渔民致富发展。”江苏省洪泽湖渔管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学杰说。

  

  资源调查掌握存量 摸清洪泽湖“家底”

  洪泽湖的河蚬,被当地渔民称为“金疙瘩”,它几乎占领了日本、韩国河蚬市场的80%以上。而在2013年以前,酷捕滥伐式的“公地悲剧”使得河蚬资源由2005年的10万吨急剧下降至2.2万吨,甚至到了用传统的“划耙捕捞”都捕不到河蚬的尴尬境地。更让人痛心的是,河蚌、螺蛳、银鱼等资源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洪泽湖就快被捞干了!”刘学杰说。

  为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洪泽湖渔管办制定了资源调查方案,建立起由中科院水生所、江苏省淡水所、江苏省洪泽湖渔管办、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和渔民代表组成的资源调查组,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评估。

  “开展资源调查,是实施限额捕捞制度的前提。只有把资源的总量和可捕量查清,才能通过模型测算出总配额量,进而为科学实施配额捕捞制度打下基础。”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谢松光说。

  以银鱼为例,根据银鱼资源“大小年”动态变动规律,结合每年350吨左右的捕捞量,专家建议:洪泽湖留储银鱼资源总量的1/3或可捕捞量的1/4,就可实现资源的有效恢复。为了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洪泽湖渔管办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留储量,最终确定留储资源总量265吨,占资源总量的1/2。其中,可捕捞量为132吨,占可捕捞量的1/3。这一决定,有力保障了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

  随后,渔管办将剩余的265吨银鱼配额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确定不同捕捞功率船只的捕捞天数与日捕捞量;同时对每条船的配额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

  以今年为例,在银鱼限额捕捞过程中,60千瓦以上的船只每天限捕85公斤,捕捞时间由过去的7天减至4天;60千瓦以下的船只每天限捕60公斤,捕捞时间也从去年的5天调整至4天,限额措施进一步升级。

  

  扎紧限额捕捞口袋 拓宽增殖放流渠道

  通过资源调查,为洪泽湖的限额捕捞制度摸清了底数。

  乘此时机,渔管办创造性地提出了“八限”管理模式,即限制捕捞人员、限制生产时段、限制组织模式、限制作业水域、限制产品数量、限制生产工具、限制交易地点、限制最低销售价格。

  “‘八限’模式不仅约束了捕捞行为,也保住了我们生存的‘饭碗’,改变了过去大家只顾滥捕而不管保护的状况。资源恢复了,说到底还是我们渔民的,我们支持渔政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世代从事河蚬生产的渔民徐华贵说。

  结合“八限”,渔管办还提出了“港长制”,鼓励渔民开展自查。通过选任忠诚可靠、公道正派、大家认可的“港长”,加强对捕捞船只出港申报、捕捞行为、进港备案等内容的自我管理,保障限额捕捞的高效开展。

  渔民王克家是洪泽湖老子山青牛渔港的“港长”。据他介绍:“每天的检查任务都十分繁重,如果紧紧依靠洪泽湖渔政二大队的10名渔政人员根本忙不过来,‘港长’的作用就是协助渔政部门开展工作,提高渔政执法效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银鱼 经济效益 水产品 执法检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