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何康:与新中国“三农”事业同行


  开栏的话: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壮丽70年·农业农村系统老干部访谈”专栏,请农业农村部系统的老同志重温峥嵘岁月,以亲身经历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农”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凝聚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敬请关注。

  曾任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的何康,如今已96岁高龄。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农学家,他与中国“三农”事业结缘一生,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来到何老家中,听这位儒雅的长者回首峥嵘岁月。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跑。跟他去过学校,去过兵营,看过很多军事设施……父亲是个才子,能诗会画。他是国民党,但对子女的不同政见很宽容。”何康忆起父亲何遂的传奇人生。

  他在这样一个有着浓郁爱国思想又比较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他从小就知道:中国是个大国,自古以农为本,只有农业发达了,人民才能富足,国家才能太平。

  何康痛感民族危机的深重,13岁时怀着投笔从戎的豪情,考进了福建福州的马尾海军军官学校。1939年,16岁的何康还在读高中,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何康与农业结缘,既受家庭的影响,还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引。何康入党后,董必武先生成了他的单线领导人。皖南事变后,1941年,何遂工作调动,需要举家迁到广西。当时,组织上同意何康随家迁桂。董必武指示,要在这个“长期隐蔽”的时期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要学门技术,将来建立新中国用得上。

  1941年,何康从广西大学经济学专业转入农学院农艺学专业,立志通过学农为祖国的国计民生作贡献。这一选择,让何康与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26岁的何康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分管科技教育与生产。在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建设洪流中,他感受到了在广大的农村、农民中蕴藏着发展生产的极大潜力。

  1952年6月,何康调任林垦部特种林业司司长。受命于危难之中,到任没几天的他就匆匆南下广东、云南、广西、海南岛等地,进行了三个月的实地考察。从此,他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奋斗了26年,率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

  上世纪50年代,橡胶是必备的战略储备资源。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作为军需物资的天然橡胶严重匮乏,而且,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生产天然橡胶。周恩来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当务之急是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天然橡胶基地。

  然而现实是我国并不具备发展天然橡胶的自然条件。《大英百科全书》中提到:“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赤道南北10度以内。”世界各国的橡胶树也都分布在低海拔的赤道以南10度到赤道以北15度之间。而我国海南岛的陆地南端也已经在北纬18度左右。

  如何克服寒潮、台风和土地相对贫瘠等不利条件,如何突破传统橡胶种植区域的限制……为了发展橡胶事业,何康一家4口从北京迁往广州,随后又举家来到海南岛,在艰苦的环境下,创建了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热作分院。在海南儋县,他带领大家白手起家,一方面开荒植胶,在生产一线从事科研,一方面自制砖瓦建设热作分院,同时在夜里翻译外国橡胶种植资料、写教科书、办培训班……

  经过多年的攻关,我国天然橡胶种植打破了传统的种植禁区,平均单产还达到了国外先进国家的种植水平。1982年,橡胶北移栽培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没有橡胶,也就没有轮胎,汽车跑不了,飞机飞不了,很多机械的东西都不能运行,可以说我们当年闯出了一条血路,证明谁也封锁不了我们。”回首当年白手起家的艰辛,何老感慨良多,声音铿锵有力。

  1978年,何康调回北京,被任命为农林部副部长,同年7月出访美国,就是这一次出访,让他意识到中国农业发展与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巨大差距。回国后,何康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增加农业投资、发展社队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健全科教机构等七方面建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橡胶 农业发展 橡胶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