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文化宝藏能“当饭吃”


  王堂村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平安建设先进村、市级“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模范村、县级五星级党支部、县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村容变样了,村民们的整体面貌也变了。村里现在有许多人家都搞起了农家院和民宿,旅游成了村里的主业。村民王艳晓的3个孩子还小,没法出去打工。今年她在家开了个农家乐专门搞夜市烧烤。“我这店经常开到凌晨两点,县城里的人都专程赶来吃!”王艳晓说。

  杨老六家就在村中主街道旁,去年家里的厕所进行了改造,干净又宽敞。他家门前挂了个小牌牌:“咱家厕所,免费使用。”杨老六笑着说,村子变样了,节假日来玩的游客特多,公厕不够用……

  像王堂村这样的村庄,宝丰县还有许多。2018年,县财政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2000余万元,撬动企业、社会等投入1.86亿元。今年,县里继续加大力度,农民的积极性被进一步激活,示范村扩大到了200个。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物业化管理,“村村有保洁员,垃圾日产日清”。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参与保洁,实现了背街小巷、村口桥头等区域卫生保洁无死角。

  最关键的是宝丰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宝丰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目标管理,对乡镇一季度一观摩一评比,现场点评,现场打分。实施“比拼四季,决胜全年”擂台赛,采取“电视直播、上台打擂”的方式,各乡镇向全县人民展示人居环境改善成效,重奖重罚。在此带动下,乡镇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的评比也全面推开,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工作氛围。

  

  人民是驱动事业发展的主体

  宝丰县委书记、县长许红兵说:“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符合宝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开辟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天地,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宝丰县各级管理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和助推者的角色,处处以人民为中心。他们认为,同在一架车上,百姓永远是前行的主体。当百姓需要指方向时积极引导,当他们遇到上不去的坡坎时努力助推。关键是激发百姓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智慧,激活并保护他们的内生动力。

  大黄村魔术大篷车也经历过到处被驱赶的窘境,图书和小商品批发初始时也是毫无秩序,假、乱、脏、差。但宝丰的管理者没有“一刀切”禁止,而是因势利导,以疏代堵,示范带动,规范市场……正是这种思维和举措,才有了今天宝丰农文旅结合系列富民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不躁不冒、小步快跑、实事求是、百姓为先。这就是符合宝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就是宝丰管理者的大智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清理 连续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