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任县:“一减一加”垃圾分家


  每天早上6点半,王书坤都会准时推着垃圾车出门,沿街收集垃圾。与以往不同的是,王书坤的垃圾车变样了,曾经的小黄车换成了小绿车,车上还多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桶上分别贴着四个标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王书坤是河北任县大屯乡小屯村的保洁员。“村里去年7月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处置新模式,所以我的垃圾车也升级换代了,现在这个叫垃圾分类车,车上装的是分类垃圾桶!”王书坤说。

  在任县,像小屯村这样试行垃圾分类的村庄已有39个。农村垃圾治理,任县起步不算早,但走得稳。“从2014年开始试行,到2017年实现全县域覆盖,经过3年发展,任县蹚出了一条垃圾治理的‘任县模式’,即‘村收集、乡监管、企转运、县处理’的四位一体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垃圾围村’难题,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耿卫平说。

  垃圾治理只是起点,分类处置才是终点。2018年7月,该县按人均76元的标准列支费用,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率先在小屯村、张家庄村、大寨村三个村试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为三个村添置了2辆垃圾分类压缩车、12辆垃圾分类电动三轮车,保洁员配备标准由原来的500∶1提高到300∶1,保洁员增加至14名。

  试行垃圾分类之初,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城市里面都没有做到垃圾分类,在农村搞现实吗?然而,耿卫平认为,正是得益于已形成的、成熟的垃圾处置机制和完善的硬件设施,在任县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正当时。

  如何分类?任县有自己的章法:“源头减量+终端处理”,通过“一减一加”让垃圾分家,让不同类的垃圾都有个好去处。

  垃圾分类,城乡有别。立足于农村实际,任县在“大类粗分”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出一套“双四分”工作法。“所谓‘双四分’,就是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置模式。”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国强说。

  “一把扫帚、一台秤,一个夹子、四个桶,这是垃圾分类车的标配。”王书坤说,他每天早晚各收集一次,听到喇叭响,乡亲们就提着分好类的垃圾出来了。

  解决终端是关键。“投放、收集、运输、处理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类,整个系统才能形成闭环。”刘国强说,不解决终端出路,垃圾分类不可持续。

  对于分类处置,任县尝试“多条腿”走路。建筑垃圾由环卫公司转运至县国土部门指定的废弃坑塘,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或村民健身广场;不能还田的农作物秸秆由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转运到养殖、发电厂等企业。

  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垃圾都有了好去处,分类收集的农村生活垃圾将如何实现分类处理?

  王书坤指着车上的那台秤说:“这台秤就能让垃圾变废为宝,废纸、旧纸箱等可回收垃圾直接过秤变成现金交给村民;废弃药品、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的垃圾由县、乡集中进行无公害处理;餐厨垃圾等可腐蚀垃圾通过技术进行堆肥,纸尿裤、塑料袋、建筑垃圾等不可堆肥垃圾由清运站运至焚烧厂焚烧发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堆肥 人居环境 垃圾处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