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探索产业扶贫可持续之路
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采取超常规举措攻坚克难,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进入新时代,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成为下一阶段脱贫攻坚的新重点,尤其是确保后扶贫时代精准脱贫和产业扶贫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实施产业扶贫保障工程(保障产出好产品,保障卖出去,保障卖出好价钱)势在必行。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能够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从精神上“拔穷根”,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何带领贫困户种出好产品,卖得出去,进而卖出好价钱,是产业扶贫的必答题,也是考验广大扶贫干部的最大难题。近两年,海南省昌江县坚持优中选优,选出几种技术成熟、品种优良、抗台风能力强、价格高、易储藏、好运输、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积极参与的方式,做大做强做稳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产业扶贫之路,也找到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没有贫困户发自内心参与的扶贫是不持久的!昌江县通过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一户一业”或“一户多业”的产业扶贫格局,贫困户自主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2017年-2018年12月初,昌江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亿多元,农民累计获得企业代管的专项扶贫资金保底分红收益2897万元。“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达97.8%,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贫困户从产业获得的年人均增收额从2016年的200元-300元提升至目前的1600元-1900元。
资金入股保底分红
2019年元旦前,记者来到昌江县乌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田头成片的“千禧”圣女果翠绿中红星点点。贫困户李其达家的圣女果已上市开卖,他说:“政府扶贫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全程保姆式服务,关键是兜底销售,只要种出好产品,根本不愁卖。”
2017年4月,在昌江县人大的主持下,昌江县与海南和丰世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丰公司)签订帮扶协议,以180户贫困户每户6.7万元产业帮持资金入股,在乌烈镇合作建设1200亩扶贫产业示范园。和丰公司是当地有名的集种苗培育、技术指导、果菜种植、销售和农旅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公司。基地引导贫困户种植“千禧”圣女果、“瑞克斯旺”辣椒、水果玉米等优良新品种,累计带动1200人次就业。
昌江县农业局局长吉承臣介绍,贫困户除了享受免基本地租、优先就业、“拎包入住”参与种植外,每年还能得到政府扶贫资金入股保底12%的分红。到2020年合同到期后,产业帮扶资金一部分留给农户继续发展生产,一部分收回县农林水公司统一支持其他产业发展。
“保底分红是基本,让贫困户真正掌握产业发展技能、激发产业脱贫的内生动力才是关键。”和丰公司董事长周载云觉得,只有这样,贫困户帮扶脱钩后才能真正依靠产业永续脱贫。为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瓜菜种植中,在对口帮扶单位昌江县人大的帮助下,周载云专门挑选了1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到产业园回租土地种植圣女果。每户5亩,地租由昌江县人大代付,和丰公司垫付种苗、农资,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包收包销。
马上就要进入圣女果上市高峰期,最近李其达和父亲天天都守在地里。“管好了一亩能产六七千斤,按照目前2元多一斤的价格,除去6000元成本,5亩地半年就能挣2万多元。”李其达想着好好干2年先把盖房借的钱还了。
在昌江县海尾镇五大村,南京绿海果业有限公司同样“以销带产”,带动了80多户贫困户种植哈密瓜脱贫。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钟海昌解释,与农户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订单采购,公司出种苗、出技术,农户自己租地种植,每斤保底3.2元收购。另一种是“拎包入住”式,公司出资、出地、出种苗、出技术,贫困户只需出劳力,收益五五分成。两种模式的收入高低,全看农户管理的怎么样,基本每亩每造收益都在4000元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11/33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