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朱明进:公司办在田野上


朱明进:公司办在田野上    农村新报讯 记者张卫华 通讯员熊少鹏

    高管回乡当农民

    10日清晨,冬日融融,仙桃市通海口镇天野生态农庄里,一排排香樟绿绿茵茵,一片片桂花葱葱茏茏,一团团大叶杨青翠欲滴,一垅垅赤杉苗如火如荼。
    农庄主人朱明进是通海口镇协伟村的名人,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在武汉经商,辗转北京后,又干到了上市公司北京神雾集团董事长总助理位置。
    2011年清明,十多年没有回家乡的朱明进回家祭祖时,只见村容村貌破败不堪,村民经营观念也很落后,当年人平纯收入只有4256元,不到隔壁村的一半。
    朱明进回到北京,故乡的所见所闻总在脑海里浮现。“家乡虽然落后,但资源丰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朱明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乡当农民。
    协伟村是传统的水产养殖村,鱼塘里都是“四大家鱼”,生长周期长、经营效益低。朱明进带着几个专家朋友回乡考察,发现当地水质适合发展特色养殖。
    经过一年调研和准备,朱明进回村创立了湖北天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突围常规养殖圈

    “要想改变现状,先要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打破常规生产经营模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朱明进心里十分清楚。“必须带领村民从四大家鱼养殖圈中突围!”
    调整结构,不仅是简单的换品种;生态养殖,是有科技支撑的。
    2013年4月,朱明进先后投资近百万元,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到中南五省水产市场考察,发现大白刁有强劲的市场卖点。
    2013年春,朱明进用自己的基地作示范,带领村民养殖大白刁,水面达300多亩。
    养鱼先养水。朱明进在基地建了150亩水面的天然蓄水库,对大白刁坚持生态控水,中药防病。他养殖的成品大白刁体型修长,色泽鲜亮,鳞片光滑。
    2014年,村民马国昌养了8亩水面的大白刁,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白沙洲大市场的经历:货车一到水产区,鱼贩子一拥而上,每公斤32元远高于市价24元,整车大白刁不到半个钟头就被一抢而光。当年,马国昌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是过去养四大家鱼的两倍。
    “大伙跟着他搞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全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5000元,增加到去年的6756元。”村党支部书记张才祥说。

    南虾北养正当时

    在龙虾专养鱼塘里,记者看到20多位农工正在栽植一种叫伊乐藻的水草。“这种水草是小龙虾的最爱,并有净化水质功能。”朱明进说。
    早在2014年,朱明进就从科研院所获悉,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南虾北养”趋势。他意识到,这是一次巨大商机。
    2015年,朱明进在基地试养12亩南美白对虾,亩均纯收入1.2万多元。今年春天,朱明进投入近100万元,对300多亩鱼塘进行了改造。5月下旬便开始投放南美白对虾幼苗。
    “要让南美白对虾在江汉平原大发展,掌握养殖核心技术是关键。”朱明进与福建等地的虾苗总场、水产研究所合作,组建了种苗、饲料、药品、养殖、销售的强大团队。
    公司集聚着一批技术型人才。毕业于厦门大学水产专业的小卓,今年4月应邀来到天野,全程指导对虾养殖。
    南虾北养的关键是虾苗对盐度的适应度。虾苗出场的适应盐度为5-9‰,而淡水鱼塘的盐度为负值。在小卓的指导下,基地通过不停调整淡水箱的盐度,虾苗5天后便可在淡水塘中正常生长。
    27岁的郭勇也是其中的一员,除了对5月下苗全程提供药物支持、水体污染处置外。今年8月,第一批南美白对虾成品后,他还配合基地打破南虾北养只能养一季的常规。

    “零利润”带动乡邻

    2016年,朱明进在通海口、杨林尾等镇开发基地,发展对虾养殖社员80多户,水面达到800多亩。
    “零利润为养殖社员提供三年种苗、饲料、药品、养殖、销售服务。”朱明进对合作社的社员作出了承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种苗 清明 桂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