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灾后水产品市场走向如何?


出塘量减少,价格高位运行灾后水产品市场走向如何?    农村新报讯 记者邱济民

    6月至7月,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遭受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车轮式”袭击,外洪内涝,全省受灾养殖水面达401.1万亩,水产品损失38.18万吨,连同渔业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9.59亿元。
    渔业遭受重创,水产品未来市场前景如何?就此,记者采访了一些水产养殖户、水产经销商和水产专家。

    养殖大户:成鱼出塘量减少

    对于今年水灾是否造成水产减产问题,浠水县策湖养殖场场长周秋良断言:“成鱼出塘量下降已成定局。”周秋良认为,造成成鱼出塘缺口的原因有多种:强降雨,造成鱼逃逸;大水不退,存鱼被淹;水质遭破坏,造成鱼死亡等。
    策湖养殖基地水养面积16000亩。水灾后,经盘点,全基地鱼逃逸50%,存塘50%;复产自救中,补苗300万尾,并塘350亩。
    “补养的鱼年内是不可能上市了。”周秋良说,策湖的鱼常年能销230万斤,销售额1000万元;今年预计只能销160万斤,销售额约800万元。
    江夏梁子湖养殖户郝新华也一样。郝新华有养殖水面2000亩,大部分受了灾。水退了的鱼塘,鱼跑掉了一部分,通过补苗后,大鱼、小鱼混养,导致鱼的生长不一致、大小不一致。郝新华告诉记者,现在塘口价高,鳊鱼、草鱼每斤都比去年高了2元多,遗憾的是塘里不能正常出鱼。

    市场老板: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按规律,8月份是成鱼出塘季节,是销售高峰,但今年至今市场供货量上不来,比灾前减少30%,而价格却一路走高,比灾前上涨30%。”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市场经销商刘少新说。
    刘少新认为,水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近年来水产养殖户纷纷投向小龙虾、螃蟹等特种水产养殖,导致鳊鱼、鲫鱼等常规品种养殖规模减少,产量下降明显;二是苗种、饲料及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推高了塘口价;三是运输成本上涨。夏季气温升高,为了确保存活率,冬季能运输1万斤的车辆,夏季一般只能运输3000斤,拉升了批发价。四是今年持续强降雨破坏了淡水鱼的生长环境,鱼塘“跑塘”现象严重,造成产量减少。

    水产专家:市场难现大的供需矛盾

    “只要做好鱼的轮捕轮放,把握上市节奏,今年水产市场供应不会出现大的供需矛盾。”省水产局产业处副处长袁文芳说。
    袁文芳所说的“轮捕轮放”是指有计划、掌握时机将存塘鱼捕捞出售,并及时补放鱼种,为来年上市做准备。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首席水产专家马达文建议:对存塘量在50%以上的,不提倡补种,只需加大喂养,稀养速成,即可确保如期上市。低于50%存塘量的,可采取并塘养殖,将腾出的鱼塘用于养殖亲本鱼,为明年生产早做准备,也为市场供应打好基础。
    我省今年水产品损失37万吨,市场会不会出现缺口?马达文给出答案:从历年抽样摸底情况看,每年都有30%-40%的塘鱼未卖出,按此推算,市场不会出现大的供需矛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产品 鳊鱼 养殖大户 养殖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