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他们,总把群众利益放在前头


他们,总把群众利益放在前头    农村新报讯 记者肖敏 通讯员彭书桃 刘敏 程国辉 实习生谭津蓉

    洪灾袭来,荆楚各地许多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舍已为公,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光荣责任。
    柯善庆:危急时刻,挺身护大堤
    9日下午,阳新县富河大堤发生穿堤漏洞。一旦溃堤,堤内1.3万亩良田和鱼池将惨遭灭顶之灾,3400多村民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不好了,有险情。”听到叫喊声,正在附近装土袋的枫林镇南城村党支部副书记柯善庆飞奔过去。背水坡堤脚处有3个大小不一的管漏,最大的洞口直径约0.5米,水流混浊。通过采取反压导滤围井,抢险队员忙了一个半小时,险情仍得不到控制。
    必须要找到迎水坡进水口漏洞,但水面却没有漩涡。沉沉的黑夜,漏洞大小不明,谁敢下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此刻我不上谁上?”柯善庆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此时,河水已没过他的腰部,他右脚站在水里,用左脚探寻漏洞。突然,他被一股暗流吸住,身体迅速下沉。情急之下,他顺手抓住堤边树桩,才捡回一条命。
    找到漏洞后,他又带领8名抢险人员下水堵漏,由于洞口大,流速非常快,抛下去的100个土袋迅速被冲走,堵漏不见效果。他又带领大家第三次下水,先用粗树木和彩条布挡住洞口,将200个土袋抛入洞口,堵住水势,减少流量,险情得到初步控制。次日早上7时,漏洞封堵成功。
    44岁的柯善庆,有着12年的党龄,从小就在富河边长大,水性好,识水势,防汛经验丰富,先后参加抢险近30余次,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王小伟:豁出小家为大家
    6日凌晨,京山县永隆镇白沙滩溃口终于合龙,险情得到控制,水位逐渐降低。奋战了五天五夜的共产党员王小伟,一觉睡了20个小时。醒来后,望着大片被洪水冲刷的稻田,他又在寻思如何帮助村民恢复生产。
    1日上午,由于石门水库泄洪,暴雨暴降,与泻洪汇流叠加,导致白沙滩水位猛涨,下方的红光村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25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伟上坝巡查,组织水泵和劳力为农田排水减压。
    3日清早,石门水库泄洪量增至600立方米每秒,危及红光村一组,村民必须紧急转移。王小伟踏进洪水中,35户人家150余人,他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转移。而就在上午8时,白沙滩突然溃口,沿河低洼处民房全部进水。
    “洪水马上就来了,房子倒了可以再建,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他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背起老人往外跑。等到达安全地带,他才发现鞋子跑掉了,脚也划破了。
    转移完群众,王小伟又跑到白沙滩,扛起沙袋,和民兵连一起重筑防线。“小伟,家里被淹了,乌龟和鱼全跑了,你快回来帮忙……”接到妈妈的电话,王小伟没有回家,依然坚守在河堤上。
    等到溃口合龙,王小伟家的10亩乌龟池和60亩鱼池全部被淹,损失近60万元。“您儿子是党员,关键时刻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他安慰妈妈,儿子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赶本。

    李双桂:八旬老党员义务“摆渡”

    受强降水影响,应城市开发区黄滩镇杨家遚公路被淹,83岁老党员李双桂义务来到这里“摆渡”,接送过往村民。
    全长500多米的杨家遚公路,是赤岸村和杨家遚养殖场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地势低洼,近400米公路全部被洪水淹没,到6日上午,公路最深积水达1米多。
    赤岸村周边村民和杨家遚养殖户被困水中央,出行成了大难题,养殖户的饲料、各种救灾物资都需要及时进出。关键时刻,李双贵操起竹篙,撑起小船,当起了“艄公”。
    从1日开始,李双贵每天准时出现在杨家遚公路上,一篙又一篙地撑着小船,一趟又一趟地穿行在被洪水淹没的村道上,运人、运水、运食物。
    “这次雨灾,李双贵养殖的40亩小龙虾和毛蟹全部被淹,损失惨重。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最先想到是群众的利益。”赤岸村党支部书记丁卫红说,李双桂义务撑船,随叫随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排水 树木 饲料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