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因病返贫成为历史


让因病返贫成为历史    农村新报讯 记者龙华 李陈 通讯员刘敏 张毓茜 谢砚楷

    贫病往往是一对因果循环的 “难兄难弟”。然而,近年来,我省采取有力措施,逐渐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远离更多百姓。
    先看一叠特殊的文件。
    “小涛,男,17岁,上坝村人,患腹股沟疝气多年,曾在宝丰镇卫生院2次手术,家庭贫困无力再次手术治疗,由十堰市人民医院负责手术治疗,所需费用由十堰市人民医院全部减免。”
    “媛媛,女,1岁3个月,双河口村人,患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武汉亚心医院进行一期手术,费用3万元(新农合报销1.3万元,医院减免3000元),二期手术费用8万元,所需费用由新农合报销部分,亚心医院减免剩余部分,省县两级民政部门解决部分。”……
    14日,记者在省卫计委副主任、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领队阮力艰办公桌上,发现一叠码放整齐的文件。这些标注为《省卫生计生委×年驻×村贫困家庭帮扶救助行动方案》的文件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
    “自开展省直厅局机关驻村工作制度以来,委机关每年都会要求各驻村工作队排查所在村人口信息,确定贫困家庭帮扶救助对象,然后从救助方式到治疗费用、救助程序作出明确安排,减免的手术费用则全部由省卫生计生委协调相关单位联合解决。前任领队卸任,就将文件整套交接给继任者。”阮力艰说,他已是“第三棒接力手”,没解决的救助对象就由新来者“负责到底”。
    在竹山县宝丰镇喻家塔村,有一位村妇小静,如今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但在3年前,她因患有精神抑郁症,靠父母务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艰辛。2012年,省卫生计生委“三万”工作队进驻喻家塔村,小静一家被列为当年帮扶救助对象。此后,小静不仅在十堰市中医院接受了免费治疗,而且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每年都会带上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去看望她,并帮助解决一家人的实际困难。如今,小静病情再也没有复发,不仅可以带孩子,有空时还能帮父母做家务,全家的经济条件也在改善,生活越来越有起色。
    再看一群特殊的下派医生。
    半个月前,55岁的大悟市民罗胜英被救护车送到县医院时,武大中南医院下派专家赵时雨诊断她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命危险。连夜手术让罗胜英转危为安。康复期间的罗胜英,还享受了中南护士王璇的“特护”。下派大悟县人民医院的王璇,以罗胜英护理为契机,为医院引入弹性排班模式,重点加强危重病人管理,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赵时雨、王璇是全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计生活动”的众多“下派医生”代表。2005年起,省卫生厅(现为省卫生计生委)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计生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22家三级医院每年向对口支援的29个贫困县医院派驻5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务人员在受援医院工作1年。一批优秀的医护工作者深入到基层,为当地医疗机构和患者带去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健康的慰藉。
    11月19日至20日,“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带领协和专家团队,来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鹤峰,与县中心医院续签了 《武汉协和医院对口支援鹤峰县中心医院协议》。在10年对口支援下,鹤峰县中心医院门诊人次增加213.9%,住院人次增加467.8%,医院业务收入增长近800%,先后建成了8个特色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据省医改办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全面深化医改,基本建立起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保障、疾病应急救助、大病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救助相互接序的医疗保障体系。2015年,全省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2011年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5%以上。2013年起,全省整体实施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针对百姓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不论病种,只要全年看病费用超过“起付线”标准,均给予基本医保之后的“二次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截至今年9月,全省大病保险已覆盖4947万人,累计收益57.65万人次,报销金额19.7亿元,单人次最高报销33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12-19/193350.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