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粮油鄂军”再升级


“粮油鄂军”再升级    农村新报讯 记者樊涛 通讯员陈予

    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8日,第十七届荆楚粮油精品展销会在武汉洪山体育馆开幕,湖北568个粮油产品汇聚江城,全面展示“粮油鄂军”实力。
    记者现场发现,走过17载的荆楚粮油展,已在悄然腾飞升级。
    省粮食局局长张爱国表示,荆楚粮油展已成为我省粮油工业的“风向标”,粮油产品的“试金石”,展会经济的“新名片”。

    健康成为新时尚

    “您看看这个富硒胚芽米,硒是人类心脏的守护神。胚芽米不会过度加工,保留了绝大部分的营养!”在“仙桃香米”展区,仙桃市弘盛合作社理事长程志超不停向逛展市民普及科普知识。
    程志超是一名85后新农人,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所在的三伏潭镇是江汉平原富硒大米产区,2013年已经通过省地质局专家组评定,是湖北除恩施之外的第二块富硒宝地,当地的富硒米因为天然健康已经收到不少订单。
    近年来炒得火热的胭脂米,是稻米行业的“高帅富”。郧阳胭脂米公司老总朱文江表示,胭脂米富含花青素等元素,是具有保健功能的“月子米”。如今,200多元一斤的价格卖到了北上广依旧供不应求。
    记者现场看到,不少企业都打出了“健康养生”的招牌:崇阳故乡云公司邀请市民品尝全国首款红薯汁饮料,其“补虚益气”的理念引来观者如潮;孝感玖玖爱公司则打造出了六种杂粮配比而成的方便面,面饼油脂含量仅为传统方便面的1/4;广水某企业称自己的虎坚果油比橄榄油、山茶油营养成分更高……
    省粮食局副局长邹海森介绍,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粮油行业面向市场已经逐步向“高精尖”转型,产品价值、价格都水涨船高,但仍然倍受消费者青睐。
    传统粮油玩“跨界”

    稻壳加工成新型建材“塑木”、把紫薯制成天然色素、碎米制造淀粉糖、用大米制作化妆品……在粮油高科技展区,记者发现,粮油行业纷纷向其他行业衍生,早已摆脱了人们眼中旧有的形象。
    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公司负责人介绍,洪湖浪把一粒米“吃干榨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大米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米变身虫草多糖、米糠做成了生物材料、小麦麸皮化身为饲料、稻壳成为了复合肥……
    “我们的机械设备吃进去的是废弃的稻壳,吐出的是各种各样具有环保、防水、耐腐、防虫、阻燃、循环利用等特征的塑木型材。”荆门环星塑木展台前围满了看热闹的市民,公司负责人陈忠庚介绍,公司将稻壳和油菜等农作物秸秆经过超细粉碎再热压成型,生产出塑木型材,每吨卖价6500元,广泛运用在装修行业。
    来自咸宁的黄袍山油茶,开始进军护肤品行业。公司经理江海龙告诉记者,油茶果自古就是护肤圣品,其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酸”之称。目前,其研发的茶皂素洗衣液、油茶果面膜、孕妇按摩霜都已经投放市场。
    “大开眼界,没有想到粮油还能有这么高的科技含量!”市民张英感叹。

    粮油已成富民强省引擎

    省粮食局局长张爱国透露,在201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 “四个一批”的6000亿产值规模中,粮油行业产值已经突破3000亿大关,占据半壁江山。
    而粮油行业链上的企业,在发枝散叶中更显壮大。记者了解到,福娃、洪湖浪、省粮油集团等参展的139家企业都是优中选优的重点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大、产品优、信誉高、品牌响,龙头粮油企业带动全省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可喜的新现象。
    8日,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观展,在熙熙攘攘的淘货人流中,他对一家生产紫薯米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湖北适合种植紫薯、红薯,薯类深加工大有可为。张昌尔还对广水一家企业参展的油莎豆油“点赞”,他说,油莎豆油可媲美橄榄油,尤其适合鄂北岗地种植,油莎豆产业可以打造成我省木本油料的新品牌。
    面对多家企业展出的富硒大米,张昌尔表示,富硒是我省农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要避免小而散的产业格局,尽快形成富硒米产业联盟,用好这一特色资源和招牌。他说,湖北打造农业强省,急需“粮油鄂军”转型升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稻壳 油茶 豆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