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为了农民的微笑 为了大地的丰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湖北实践 农村新报讯 图为:《农技课堂》农家院内开讲。
图为:“惠农大蓬车”开到了农民家门口。
看!戏曲演员来了、农技高手到了、白大褂出现了……
听!曲儿婉转动听、讲座解渴管用、义诊熙熙攘攘……
火热的“三下乡”搅热田间地头,持续的“下乡潮”温暖农民心窝。
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村村寨寨……蓦然回首,“三下乡”发起已经20年,恰是桃李年华。
1995年10月,中宣部、文化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文化下乡活动;
1996年底,中宣部、文化部、农业部、卫生部等10部门把文化下乡引向深入,开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1997年,我省多部门参与的“三下乡”活动,在荆楚大地拉开序幕。
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
“三下乡”队伍走到哪里,老百姓就跟到哪里。“三下乡”长盛不衰,关键是抓住了“三农”薄弱环节,雪中送炭,事半功倍。
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每次开展下乡活动之前,各地各部门都要派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建议,掌握不同地域、不同农民的文化、科技、卫生需求,适时调整内容和形式、时间和方式。“三下乡”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扩展到送理论下乡、送政策下乡、送法律下乡、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多个方面。
活动覆盖范围从几个省级示范点扩大到全省17个市州,参与成员由几个部门延伸至26个部门协同配合,帮扶内容从给资金、给物资、给项目发展到扶智、扶能、扶人。
从政府“配菜”到农民“点菜”,从单向活动到双向互动,从“给什么农民就要什么”到“农民要什么就送什么”,从“送下乡”到“常在乡”、“留在乡”,“三下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蓬勃发展。
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
放眼田野,“三下乡”播撒幸福的火种,改变无数农民的生活。
潘永军,潜江市竹根滩镇李垸村村民,农技部门到村里办养鸭讲座后,他办起了蛋鸭养殖场,成为当地有名的“鸭司令”。
向国清,鹤峰县燕子镇新行村村民,在农家书屋学习箬叶加工,箬叶小作坊变成了1000平方米规模的加工厂。
尹少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村民,患有风湿,每两三个月就要输液解痛,村卫生室建好后,她在“家门口”接受治疗。
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三下乡”密切了干群关系,也让帮扶“三农”的工作思路更贴近基层实际。
姚尚龙,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一次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援助中,他得知约有三分之一的先心病患儿因贫失去救治机会,2001年起,他倡导医院为他们减免医药费。截至2014年,4912名患儿得到救治,共减免医疗费3670万元。
朱仕豹,省林业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服务基层中深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跨领域”,该厅成立专家服务团,分植树造林、种苗花卉、病虫害防治、湿地修复、森林防火、石漠化治理等类别,每个类别选配3至5名专家。从一年一度到随叫随到,常态化的专家服务团更好地满足了基层需求。
一种情怀,一种使命
“三下乡”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
20年坚持不懈,我省700多万名“三下乡”服务人员深入基层,共送图书3400多万册,送戏33多万场,送电影320多万场,科技人员下乡81万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30万多场,培训农民约3300多万人次,下乡医疗队2万多支,开展医疗培训77多万次,为农民看病1200多万人次。
20年深厚积淀,“三下乡”已成为一个叫得响、立得住的公益品牌,成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满足农民精神文明新需求、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品质、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补齐短板、统筹城乡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我省将继续创新举措,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思路,持续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设美丽、宜居、绿色、现代的新农村。(记者陈会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12-10/193232.html